严冬极寒天气即将来临,扬子石化贮运厂今年的防冻防凝工作充分依靠“大数据”对运行管线实施科学监管,成效显著。
管道作业是贮运厂的一种重要作业模式,一条条管线将石化原料输送至上游生产装置,又利用管道将公司生产的液体产品输送到贮罐内储存和外运。石化原料和产品的贮存和转输都有严格的温度控制要求,寒冷天气会导致管道伴热系统的疏水器失灵、气缸阀受冻无法正常动作等一系列问题。
往年的防冻防凝工作多靠人工巡线检查,效率不高,效果不好。今年,贮运厂在外管廊整治期间,对易冻凝管线加装温度计,特别是在管线的高点、低点、远点、拐点等部位,加装高质量温度计,并将信号引入中控室和调度台,什么管线什么部位什么时间什么温度,一目了然。调度和中控人员根据现场管线的适时数据,及时安排操作人员进行管线的伴热操作,调整蒸汽伴热阀门开度,确保各种不同物料都能够以各自不同的安全温度在管道内运行。
“我们外管巡线一趟来回二十公里,管廊上有几百根管线,以往虽然每处都认真查看,但是难免有疏漏,漏掉一个盲点就会造成一次隐患。现在运用大数据指导防冻防凝,我们巡线心里就有数了。”外管班一名巡线员说。
“自从我们采用实时数据库系统管控管线伴热,用汽量明显减少,因为每根管线的物料温度在系统里都设定了上下限,我们要求温度往下限升高5摄氏度来控制,这样既能保证管线不会冻凝,又能节约蒸汽。”火炬气回收作业区的工艺员说。
贮运厂表示,将充分运用好科技手段,实现设备实施的本质安全,在今年的冬防工作中,人防与技防双管齐下,保证不冻伤一台设备,不冻凝一根管线,不冻坏一块仪表。
(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