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茂名石化炼油分部联合三车间员工潘成安用自己的一双巧手,通过修旧利废修好两台进口缝纫机,为企业节省了6万元的设备更新费。
“这两台缝纫机用了两三年了,进口设备维修难,现在看来是只能‘下线’了。”
“要不,我来修修看吧。”
一个月前,潘成安听说车间有两台包装袋口缝纫机因无法修理而遭“淘汰”,一向善于修理各种设备、仪器故障的他,主动请缨揽下了专业维修人员都束手无策的“瓷器活”。
虽然潘成安平时修理各种设备的手艺大家有目共睹,但这种进口设备的机构异常精细,有的配件根本就无法找到,大家还是觉得潘成安的挑战有点悬。
面对大家的质疑,潘成安只是把两台已无法使用的缝纫机要来放到了自己的柜子里,上班一有空闲,就拿出来拆拆装装,检查、除锈、打磨、调试,有时修起来饭都顾不上吃,眼睛发了麻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工具,跟入了迷似的。缝纫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内部结构也相当精细复杂,拆解维修需要耐心和毅力。潘成安自小对机械有些痴迷,爱研究各种电器、仪表,对岗位上的仪器设备很是留意,且常常钻研其工作原理,对这两台缝纫机虽说没有十足的把握,但心里还有有底的,螺丝打滑的,重新钻孔打工,断了的地方重新焊接起来,配件松的就上紧,有的配件已磨损到无法使用,但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品”,潘成安就想办法自己加工。最棘手的是调整机针针距的间隙,需非常精准,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潘成安一点点的调整,尝试了几十遍才找到合适的位置。
凭着这股近乎执拗的坚持,几轮班之后,缝纫机终于修好了,一举节省了设备更新费用6万元, 潘成安得到车间上下的一致点赞。
(刘丽婷 许亚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