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昆明市水务局、市节水办获悉,昆明市已建成再生水供水主干管约560公里,年再生水回用量3.06亿立方米。
昆明位于长江、珠江、红河流域分水岭地带,境内无大江、大河过境,仅靠大气循环降水,滇池流域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00立方米,是资源型、水质型并存的严重缺水城市。为此,昆明市树立了“节水就是减排”的工作理念,把再生水利用作为滇池治理的措施之一,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排放,目前昆明中心城区已建成集中式再生水处理站10座,总设计供水能力为16.3万立方米/天,建成再生水供水主干管约560公里。建成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设施546座,总设计处理规模约16.4万立方米/天。含河道生态景观补水,再生水回用量3.06亿立方米/年。同时,还有341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同期配套建设了雨水综合利用设施,雨水控制规模28.74立方米/天,雨水直接利用量196.3万立方米/年。
目前,随着集中式再生水供水管网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城市排水管网系统逐渐完善,昆明市再生水利用工作也由“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向“集中为主,分散为辅”转变。去年,昆明市非常规水替代率74.61%,再生水利用率67.5%,远高于国家考核标准20%的要求。(杨官荣)
【相关新闻】
全省每年将新建改建管网至少600公里
日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制定印发《云南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标志着云南省正式打响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攻坚战。
据了解,2019年至2021年,全省每年新建及改造修复市政污水管网600公里以上,持续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到2019年底,昆明市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底,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长江干支流沿线和九大高原湖泊等重点敏感区域城市(县城)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到2021年底,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基本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完成市政雨污错接混接治理及破旧管网修复改造,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