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在中原石油工程公司HSSE月度例会上,与会人员结合冬季安全生产及冬季保温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大讨论,针对前期调研发现的问题,该公司拟于近期开展2019年冬防保温专项检查,拉开了冬季安全督察的序幕。
今年年初以来,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成立安全环保督察办公室,通过基础工作管理制度的落实及时揪出隐藏在身边的安全问题,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促进了该公司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夯实基层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基础培训
11月28日,钻井二公司新疆项目部70131钻井队职工杨阳安排同事进行冬季保温工作。9月底,该队便开始着手对今年的冬防保温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
今年年初以来,为建立健全基层管理制度,该公司对现有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修订和完善,制订公司HSSE管理制度,为各级组织和全体职工提供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实现HSSE管理要求与公司管理制度深度融合,先后建立了月度HSSE考核、钻机拆搬安等制度规范17项,将确需基层了解掌握的内容汇编成“口袋书”,一线职工人手一册,促进了规章制度落地落实。为规范基层队伍资料台账,该公司创新实施“一本一卡一表”基层HSSE工作记录制度,将相关资料从72项精简为44项。同时,该公司设立HSSE工作运行日报,每日汇总发布重点井、重点生产环节、重要工序、高风险作业危害及管控措施,促进了基层安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在强化基层职工培训上,该公司严格落实党委书记培训工作负责制和党政主要领导培训第一课制度,建立中原、西北、西南区域安全实操与仿真培训基地,实行“就近安排,区域一体化管理”,确保一线职工每年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20天。
加强风险管控制度,将安全隐患困在牢笼
“小张,你说一下非常规检修设备和临时用电作业安全作业分析中‘锁定标识’的意义。”10月26日,钻井二公司冀东项目部50719钻井队平台经理韩伟在班前会上询问电气师张绍宇。
“给设备开关上锁挂牌,然后再开始作业。”张绍宇张口回答。
“小张说得对,‘锁定标识’就是上锁挂牌,作业前对设备进行锁定、挂牌,直接对开关进行锁定,或拆除设备动力管线、线路接口……”韩伟对张绍宇的回答进行了补充解释,并举例进一步让大家理解“锁定标识”的含义。
为切实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今年年初以来,该公司坚持“管安全就要管风险,管风险就要关注异常”的原则,要求所属单位每季度、每月提交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确保公司层面识别发布的重点井、承包商监管、公共安全等30个重大风险点全部安全受控。截至目前,该公司今年已成功处置10井次溢流生产异常,有效应对3次地震自然灾害,未发生职工伤亡及财产损失。
同时,该公司加强对承包商风险的管控,对不符合要求的6家承包商实行禁入。强化作业许可申请人、签发人、接收人、监护人培训考核,现场实行“双监护”“双考核”和黑名单制度,将钻机拆搬安作业列为公司承包商最大安全风险,落实“一把手”承包,从严分级管控。
在安全环保督察方面,截至11月中旬,该公司今年已开展“四不两直”督察168队次,发现安全隐患1644个,全部按闭环要求完成整改。此外,该公司加强对施工作业、生产异常、施工设计及装备改造等变更管理的风险管控,开具作业许可证6.15万份,开展工作安全分析7.09万次,确保了直接作业环节施工安全。
落实隐患排查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10月10日,正在午休的海外工程公司哈萨克斯坦公司SP-146钻井队职工秦小平接到队长电话:“小秦,上个月你提的关于绞车盘刹工作钳销轴断裂的安全诊断被中原石油工程公司评为一等奖,奖励你3000元!”
接到通知的秦小平笑得合不拢嘴,忍不住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周围的同事。
为确保设备安全平稳运行,今年年初以来,该公司加大设备安全检查力度,完善设备操作维护规程153项,制订钻机配置规范、泥浆罐及野营房使用规范,排查整改安全设施配备问题86项,规范钻井主要设备部件检测标准,完成井架检测86台次,重载、高压、高空、承受冲击设备零部件探伤检测1378台套。
为进一步推进钻机一体化升级改造,确保钻机动力输出、传动与负荷的整体匹配,该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循环系统电路、高架油罐支架等隐患专项治理,排查并全部整改隐患3773项。针对泥浆罐低压循环泄压装置改造、气动绞车限载改造等6个重点项目,该公司今年已完成对177支钻井队的1310台设备的隐患改造,为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中原石油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