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禀赋以煤为主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电力以火电为主、火电中以煤电为主的特点。改革开放40年,我国电力电量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其中,煤电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了主体电源作用。期间,以电价改革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系统工程、以市场和政府手段相结合为特征的产业政策系统工程和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目标的标准化系统工程,共同推动了行业向前发展。展望未来,这三大政策领域的系统工程对于能源电力低碳转型,仍将发挥核心作用。
山东邹县电厂——总装机454万千瓦,是全国最大、国内综合节能和环保水平最高的燃煤电厂之一
江苏泰州电厂二期工程——我国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示范项目
实现清洁高效,迈入世界前列
火电为电力产能和人均用电 水平的极大提高做出决定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有电用户普遍性电力短缺问题,而且解决了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逐步实现了电量上的低水平用电到中等水平用电,质量上的低标准供电到高标准供电的飞跃。期间,火电发挥了绝对主导作用。
具体来讲,1978年到2010年,我国火电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分别在68%—76%和75%—83%之间波动。2010年后,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高速建设,火电装机占比逐年下降,2017年下降到61.2%;火电发电量占比下降到71%。尽管如此,从电力电量的比重看,火电尤其是煤电的发展为中国电力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测看,在电力系统中,煤电将继续发挥电力电量基础和主体电源的作用。
火电能源转换效率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只有少数20万千瓦机组,而目前已形成以30万千瓦、60万千瓦、100万千瓦的大型国产发电机组为主力机组的发电系统。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比例由1995年的27.8%增长至2017年的80%以上。2006年底,我国首台100万千瓦级煤电机组在浙江玉环电厂投运,到2017年百万千瓦等级煤电机组达到了103台。2017年,我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309克/千瓦时,与1978年的471克/千瓦时相比,降幅达到34.4%。到2017年底,我国煤电机组平均运行年龄11年,其中百万千瓦机组平均运行年龄4.5年,正值青壮年。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
我国电力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3项大气污染物年排放量大幅下降,2017年分别比峰值时下降了96%、91%、89%;3项污染物排放之和为260万吨,较1978年降低73%,低于美国2016年361万吨的排放量。换言之,我国火电厂不论在污染控制技术上,还是在污染物排放强度上都已进入世界前列。
政策领域推进“三大系统工程”
从不同角度总结,火电发展经验可有千条万条,但最根本的一条是火电发展的壮丽画卷绘就在中国特色的画布之上,绘就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之中。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发挥了市场机制和政府管理的协同作用,调整了生产关系,发展了生产力。在火电发展实践中,政策领域的“三大系统工程”发挥了基础性、关键性作用。
推进以电价改革为核心的电力体制改革系统工程
由于电力行业是集基础性、公用性、国有企业为主体、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长期实施计划经济等特点于一身的行业,因此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交锋最激烈的领域之一。但是,40年来电改始终紧跟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了政企分开、政监分开(合一)、厂网分离、主辅分离的道路,正迈步在“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回归电力商品属性的改革阶段。但不论改革的阶段如何、内容如何,电价改革都是改革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电价调分厘、改革显威力,电价不前进、改革白费力”。
改革开放初期,为调动多方投资者办电积极性,198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将“按个别项目成本还本付息定价”改革为“以社会平均先进成本为基础的经营期定价方式”,使新建项目的上网电价平均降低5分钱左右,保持了电力项目还贷高峰时期电价基本稳定。2003年,《电价改革方案》提出了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电价形成机制原则;价格主管部门配套颁发了《电力厂网价格分离方案》;2005年颁布了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管理的价改实施办法。
2004年,国家在经营期电价的基础上,又改革为“标杆电价”机制。同年,为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国家又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国家对燃煤发电企业安装烟气脱硫设备实施环保电价政策,此后这一政策扩大到脱硝和深度除尘,即在每千瓦时上网标杆电价基础上,烟气脱硫增加1.5分钱、脱硝增加1分钱、深度除尘增加0.2分钱、老机组超低排放再增加1分钱。这是一项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采用环境经济激励政策的重要制度创新,具有将污染治理的正外部经济性内部化的中国特色政策,对于推动煤电企业降低污染排放作用巨大。
2015年新一轮以“逐步放开计划电量,放开发电侧和售电侧电价、管住输电侧电价,在电力交易市场平台上交易”为主要特征的电力体制改革启动。近日,国家发改委又对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4个行业的电力用户实施全面放开发、用电计划,在“基准电价+浮动机制”的框架内,由用户和发电企业自主协商确定供电价格机制。
表 情: | ![]() ![]() ![]() ![]() ![]() ![]() ![]() ![]() ![]() ![]() |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