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车载供氢系统中,为让氢气更好的进行传输同时防止氢气泄漏,减压阀、截止阀、压力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尤为关键。目前国内车载供氢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大多采用进口,这给国产核心零部件厂商带来不小的压力。
为促进国内氢燃料电池及汽车产业健康发展,为业内提供最真实的行业信息,高工氢电举行“2018年氢燃料电池全国巡回调研活动”,走访国内主流的整车、电堆及动力系统、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企业。
11月20日上午,高工氢电巡回团队走进上海瀚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瀚氢”),与其董事长刘彦杰博士进行深入交流,了解该公司业务布局及发展近况。
在创立上海瀚氢之前,刘彦杰博士在航天某研究所担任副所长,同时还拥有十余年“863”项目经验。在研究所任职时,刘彦杰博士带领技术团队从事先进空间推进领域的技术研发,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刘彦杰博士表示,选择进入氢能行业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国内车载供氢系统所需的泵、阀、管道等核心零部件多数依赖于进口,在价格、订货周期及产品接口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二是在航天领域拥有深厚的经验累积,有信心能够解决氢能源领域目前所面临的痛点和瓶颈,于是成立了上海瀚氢,致力于氢能源领域储供氢系统总体技术及泵、阀、压力容器等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研发。
目前上海瀚氢35Mpa的瓶阀、安全阀、加氢口、车用组合阀、套压式管接头、无人机组合阀、地面减压阀等产品皆已面世,部分产品已应用于上海申龙和中植客车的燃料电池车。
据了解,上海瀚氢在瓶阀研发上坚持自主研发,通过借鉴具有高可靠性的航天阀门技术,深入研究瓶阀的逻辑架构,其性能及功能满足HFCV-GTR《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球技术法规》的要求。同时,刘彦杰博士基于航天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车载供氢系统进行了全寿命周期的任务剖面分析,提出了有别于离散零部件拼组模式的高度集成化车载供氢系统。
该系统最大的亮点在于拥有一个高度集成的调压组合阀,内部集成减压阀、安全阀、过滤器、维修排气阀、压力传感器等功能部件。通过与传统车载供氢系统相比较,调压组合阀的应用确实简化了系统管路与架构,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刘彦杰博士表示:“目前这一设计思路和理念,国内企业仍旧难以接受,但在国外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尝试这种做法,因此我们将朝着这个研发方向坚持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及整个行业市场对于供氢系统核心零部件研发的关注度并不高。“目前我只在山东省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相关政策文件中,看到对氢燃料电池汽车储供氢系统泵、阀等核心零部件的关注和重视。”刘彦杰博士颇有些失望地说道。
尽管如此,刘彦杰博士对于氢燃料电池的发展仍旧充满信心。他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氢燃料电池产业将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应用,离不开泵、阀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进步和国产化。
“氢燃料电池产业若要真正达到普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做到位,比如加氢站的建设等。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开发商,上海瀚氢将积极与下游厂商进行密切合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推动车载供氢系统、燃料电池电源系统和加氢站系统向国产化、产业化、低成本方向发展。”刘彦杰博士说道。(来源:高工锂电网)
表 情: | ![]() ![]() ![]() ![]() ![]() ![]() ![]() ![]() ![]() ![]() |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