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动五洲,承接四海。5月4日,独山高新区轴承产业园内热气球迎风飘扬,鲜花竞相绽放,入园喷泉在音乐的伴奏下打着节拍……轴承产业园开园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省商务厅副巡视员章淼青,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李少波,贵州大学科技学院院长王爱华;县领导潘志立、蒋海航、何可刚、刘明等,贵州强生钢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磊及部分企业家代表出席开园仪式。
独山高新区轴承产业园占地360亩,厂房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配套职工宿舍492套。截至2017年一季度,产业园已有38家企业落户,共建成各类轴承生产线450条,从钢管原料到轴承成品包装共计50道工序都可在园内完成。产业园可年产各类轴承10亿套、产值近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所产轴承产品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电机、高铁、家居、玩具等领域,其中园内各类O型轴承约200个型号,占国内碳钢市场的较大份额,产品主要销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地区,并出口日韩、东南亚、印度、中东等地。
独山高新区轴承产业园是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配套最齐全、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的轴承产业专业园,先后获批
贵州省首批“农民工创业示范园”、“贵州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园”。
当日,章淼青、李少波、王爱华分别为该园授牌,授其为贵州省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贵大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县委书记潘志立宣布轴承产业园开园并讲话。他指出,开园蕴含着轴承产业发展一路走来的艰辛,也蕴含着许多成功的举措,值得全县上下进行认真回顾和总结。此次产业园与大学进行合作,使轴承产业真正迈向了产、学、研高度发展的行列,也是独山轴承产业走向高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他强调,各区镇要加快产业推进力度,并在特色板块下足功夫,不断学习和总结轴承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做法,用实际行动抓落实,切实将独山轴承发展成为承接四海的产业。
出席仪式领导
参加仪式人员
表 情: | ![]() ![]() ![]() ![]() ![]() ![]() ![]() ![]() ![]() ![]() |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