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泵阀制造网 > 泵阀学院 > 行业论文 > LNG工程用超低温阀门的设计研究~2

泵阀学院

LNG工程用超低温阀门的设计研究~2
2016-8-18 15:09 中国泵阀制造网 作者:佚名 点击:2454
【中国泵阀制造网 行业论文】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阀门低温性能试验及检验等方面对LNG 低温阀门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长颈阀盖结构设计、体腔防异常升压结构设计、防静电结构设计、低温环境下密封结构及防火结构设计、承压部件及内件材料选择、阀门低温环境下检验与试验分析等,为LNG 低温阀门的产品设计、制造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2.3 防体腔异常升压结构设计

在低温工况下,封闭中腔内的LNG介质可能会因环境温度的逐渐提高发生气化,气化时体积约膨胀600倍,压力会迅速增加,如压力无法及时排出,可能导致阀杆密封泄漏、中法兰密封泄漏、紧固件失效等危险情况的发生。因此,LNG低温阀门设计时需要进行预防体腔异常升压设计,可采用内部泄放法和外部泄放法2种方法[5]。内部泄放是通过泄放孔将阀门中腔与管路进口端连通,使中腔压力始终与管路进口端平衡;或者进口端采用弹性阀座或压力泄放孔连接中腔和管路进口端,当中腔压力达到设定的安全泄放压力时,中腔介质泄放至进口管路内。外部泄放是在中腔阀体上安装一个泄放阀,当中腔压力达到泄放压力时,中腔介质泄放到阀体外或收集到泄放瓶中,通过外接压力泄放阀情况在超低温场合较少使用。中腔能够截持介质发生异常升压的现象,一般出现在球阀、闸阀、截止阀等截止类阀门中。对于闸阀、截止阀预防体腔异常升压的设计,可将阀杆上密封结构上移至靠近填料函密封处(见图4),阀盖上加工平衡孔,实现阀盖腔与阀体腔的连通;对于双座密封楔式闸阀,可在阀座上游端闸板上开孔( 见图5) ,保证中腔与上游的连通。

4.png

图4 阀杆倒密封上移


5.png

图5 阀座上游端闸板上开孔


对于上装式或侧装式浮动球阀,预防体腔异常升压的设计,可在加长阀盖上加工平衡孔,实现阀盖腔与阀体腔的连通,同时在球体上游端开孔(见图6),保证中腔与上游连通。

6.png

图6 球体上游端开孔


对于上装式或侧装式固定球阀,可根据不同工况,选择上、下游阀座不同组合形式来预防体腔异常升压。常见阀座组合形式可按API 6D DIB-2的结构设计成SPE-DPE的组合阀座,即上游阀座为单活塞自泄压阀座,可阻断来自上游的介质压力,下游阀座为双活塞双向密封阀座,可同时阻断来自上、下游的介质压力,中腔超压时,自动向管路上游方向泄放,见图7所示。

7.png

图7 SPE-DPE阀座泄放结构示意


2.4 防静电结构设计

基于LNG介质的易燃易爆特性,在LNG低温阀门设计时,尤其是对有非金属材料作为密封件的阀门,有聚集静电的危险存在。静电能引起火花造成燃烧和爆炸。因此,必须考虑防静电措施,在阀杆与阀体、阀杆与关闭件之间设置导通装置,从而引出静电,消除隐患。对金属密封机构的低温阀门,可不设置静电导通装置,但在装配后应测量阀体与阀杆、关闭件与阀体之间的电阻值,应小于设计规范所规定的10Ω。典型的防静电导出装置由弹簧+钢珠构成(见图8),使阀杆与球体、阀盖、阀体间实现金属接触,满足良好的导通能力,避免阀门开关或流体冲刷等产生静电积聚,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8.png

图8 防静电导出装置示意


2.5 密封结构设计

随着温度的降低,一般的密封垫片由于低温变形方面的原因,没有足够的预紧密封力,容易失去密封性能。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满足低温要求。低温环境下,静密封一般选用弹性密封垫片,如不锈钢金属缠绕石墨垫片等,对于动密封则使用Lipseal唇形密封环,保证阀门低温密封性能。实际设计过程中,常采用组合式的密封结构形式,如阀体、阀盖之间采用不锈钢金属缠绕石墨垫片和Lipseal唇形密封环的组合式密封形式(见图9);阀杆密封部位采用Lipseal唇形密封环和石墨填料组合式密封形式(见图10),并辅以一定的弹性元件,补偿金属、非金属低温环境下收缩不一致对密封性能造成的影响,既有效保证阀门良好的低温密封性能,又使阀门在火灾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防火功能。

9.png

图9 阀体、阀盖之间组合密封形式图

10.png

10 阀杆部位组合式密封形式


我要发布稿件>> (平台联合众多媒体为您助力)

(来源:中国泵阀第一网)

投稿箱:
如果您有泵阀行业、配件行业、泵阀技术、采购选型、产品检测维修等文稿需要发布,或资讯合作,欢迎与本站编辑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 邮箱:Service@pv001.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泵阀制造网”的文稿,其版权属于中国泵阀制造网所有。任何网站、媒体及个人以任何方式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泵阀制造网 http://www.pv001.com,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引用或转载其他来源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该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简接责任。任何其他网站、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