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泵阀制造网 > 泵阀学院 > 行业论文 > LNG管线空气吹扫方案研究~2

泵阀学院

LNG管线空气吹扫方案研究~2
2018-10-20 12:03 中国泵阀制造网 作者:佚名 点击:3887
【中国泵阀制造网 行业论文】吹扫时应按照先主管、后支管、最后排放管的顺序依次进行。吹扫出的脏物不得进入己合格的管道及设备。吹扫主管时,把主管阀门全部打开,尾部的盲板也打开,其余支管、排放管阀门关闭。主管吹扫完毕后,将主管盲板封闭,逐步开始吹扫支管,吹扫时打开该支管的阀门,吹扫完一个支管时,关闭阀门,打开其余支管吹扫,依此类推。也可多个支管同时吹扫,依具体情况确定。

3.1 使用管线作为气源

使用管线作为气源的原理如图4所示。

项目分层建造。对于第一层管线,选取其中管径最大的两条管线A, B先进行清洗(空气吹扫)。首先以管线A作为气源吹扫管线B。如图5所示,管线A用作储气罐,一端封堵,作为干燥空气入口,另一端通过辅助用料与快开阀门相连;B作为被吹扫管线,一端通过辅助用料与快开阀门相连,另一端开放。图中粗线为管线A、细线为管线B。

阀门 刀型阀 蝶阀 法兰 螺栓 螺母

图4 通用管线做气源原理图

阀门 刀型阀 蝶阀 法兰 螺栓 螺母

图5 以管线A做气源吹扫管线B

吹扫管线B主管,直至主管开放端的空气干净了,表明主管清洁完成。此后吹扫管线B的支管,如图6所示,封堵主管,将支管末端开放。吹扫支管时,可以逐根吹扫,也可以几根支管同时吹扫,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阀门 刀型阀 蝶阀 法兰 螺栓 螺母

图6以 管线A做气源吹扫管线B支管

清洁完毕后,互换两条管线的角色,以管线B作为气源来吹扫管线A。在管线开放端处,需设置脚手架并安放木板,设置防护措施,以避免水飞溅。

对于其他管线,可用己经清洁的两条管线A, B作为储气罐,按上述方法吹扫。如果该层管线中有管径30英寸及以上的管线,则可用该管线作为储气罐来吹扫其他管线。对于管径30英寸及以上的管线,清洗时可采用绳梯及脚手架,对于顶部管汇。主管人工清洁完毕后,可直接用作储气罐来吹扫支管,且可同时吹扫多个支管,具体根据现场实际决定。对于用作储气罐的大管径管线,可设置多个吹扫口,以适应不同管线的吹扫工作。吹扫口的设置如图7所示。

阀门 刀型阀 蝶阀 法兰 螺栓 螺母

图7 吹扫口示意图

在使用管线作为气源进行吹扫时,气源(储气罐)管线的管径与被吹扫管线的管径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吹扫管线与被吹扫管线管径对照表

阀门 刀型阀 蝶阀 法兰 螺栓 螺母

此外,在满足项目需求的情况下,考虑节约成本,按如下要求安排辅助用料。

(1)法兰:用于管线末端,需满足水压要求。

(2)钢板:用于加工成临时法兰。

(3)辅助管线:用于连接储气罐(用管线替代)与被吹扫管线,可以直接切割拼接成弯头形式。

(4)螺栓螺母:用于法兰连接处,注意螺栓长度需满足阀门使用。

(5)临时单管:所有的临时单管,管件都需编号并试压,做好记录。

钢板和辅助管线材料厚度按标准厚度即可,无需与项目管线厚度一致,材料标准选国家标准而非美国标准;钢板、管线、螺栓螺母均采用碳钢即可,所有由钢板、管等制成的临时连接管线在用于吹扫前,需做1 MPa的水压试验。单向阀如插板无需移除,除非特殊要求,复位时需使用新垫片。

3.2 使用外部容器作为气源

如果提供外部容器作为储气罐,那么该容器应具有有资质机构的最新检查和测试证书。应对此类容器进行内部检查以保证清洁度,并需确保容器不会产生碎屑而进入拟清洁的线路。储气罐的体积至少是待吹扫管线体积的2倍,且能承压0.2 MPa以上。必须对连接至被吹气系统或被吹气系统附件的系统进行保护,防比意外超压。为防比吹扫时系统过压,用作储气罐的容器,其最大工作压力要比空气压缩机的最大传输压力大。如果不可行,则应安装适当的临时减压阀。临时减压阀应在安全的位置排向大气,其压力设置应小于所使用储气罐的最大工作压力。在吹气之前,应识别可能加压的任何系统的适当隔离(包括通风孔和排水沟)并贴上标签;这些系统的隔离应为“阻塞或排放”或遮盖。对于直接吹气,如要通过直接连接临时管道或软管清洁,则待清洁的管道直径应小于等于2英寸,且空气压缩机有能力以验证要求的速度使用。禁比通过控制阀、交换器或容器合并做吹气容器,除非首先清洁包括此类装置的系统。建议为管线吹气时使用“牺牲”阀门,避免损坏永久阀门;使用永久阀门应经过业主同意;所有牺牲阀门的等级必须高于可从供应压缩机获得的最大压力。

4 空气吹扫原则与速率

吹扫时应按照先主管、后支管、最后排放管的顺序依次进行。吹扫出的脏物不得进入己合格的管道及设备。吹扫主管时,把主管阀门全部打开,尾部的盲板也打开,其余支管、排放管阀门关闭。主管吹扫完毕后,将主管盲板封闭,逐步开始吹扫支管,吹扫时打开该支管的阀门,吹扫完一个支管时,关闭阀门,打开其余支管吹扫,依此类推。也可多个支管同时吹扫,依具体情况确定。

吹扫前应检验管道支吊架的牢固程度,必要时应予加固。如果管道没有适当的支撑或限制,高速空气将有使得弯管变直的倾向,即“管线反冲”,必须小心防范。没有被正确支撑的管线不能进行空气吹扫。不允许吹扫的设备及管道必须与吹扫系统隔离,并应做出明显标记,待试验完毕后恢复。不符合压力要求并因而不能实现吹扫的地方,需安装临时减压阀,其整定压力应小于储气罐的最大工作压力。临时减压阀应安全排放,其流量应大于空压机的最大传输率。连接到或临近被吹扫管线系统的,也应采取保护措施以免过压。隔离可能加压的系统,空气吹扫前确认高低点并张贴标签,隔离方式为封堵或盲死。健康、安全与环境(HSE)告示板上张贴明显的标绘图,标明发生吹扫/冲洗的位置。禁比吹扫储气罐中含有控制阀、交换器或容器,除非这些装置己清洁干净。

为达到预期的清洁要求,需要合适大小及压力的储气罐,使其达到待定的速率以吹扫管线(参考前述C值计算内容)。在气体工艺管线中,速度应为60 m/s和1.3倍最大处理流速下所获得速度之间的最小值,最小流速为30 m/s;在液体工艺管线中,应采用30~60 m/s之间的速度;当吹扫大体积长距离管线系统时,吹扫压力应逐级增加(比如0.05 MPa, 0.1 MPa, 0.15 MPa等),直至达到吹扫压力。

5 清洁效果判定

流体带动力可以清除并移走杂质,由带动力的计算可以很好地看出清洁的效果。应用公式(1),由因数C判断吹扫有效性,C值应该大于1,理想值大于等于1.5。需要确保在冲洗或吹扫后清洁度达到一个标准,无论是在正常操作还是操作不当的情况下,留在管道或设备中的杂质都不会进一步移动。

对于清洁效果的判定,遵循以下标准。

(1)当目测排气无烟尘时,检查排出口处的空气。刚开始时排出空气是褐色的,随着吹扫的进行,空气颜色越来越淡。本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的工艺及公用管线。

(2)对于清洁要求更高的管线(尤其是压缩机连接管线),需要使用靶板。靶板可用铝板或软金属板制作,安放在管线末端。在末端排除空气干净后,再用靶板检测。主要通过检测靶板上的点数及表而状态来判断。应在排气口设置贴白布或涂白漆的木制靶板检验,5 min内靶板上无铁锈、尘土、水分及其他杂物,露点-40℃以下,即为合格。如果表而呈灰色,点密集,则需继续吹扫。要记录靶板每一次的情况以作对比。

另外,有的项目要求至少10%的管线要用内窥镜进行管内壁清洁检验。

6 其他注意事项

吹扫前必须将吹扫出气管接至空旷无人处,且阀门应安装在便于操作处,以防吹扫气伤人。在吹扫前需做好预留口、移除项工作。吹扫完成后还有干燥与维护等各种后续工作。

6.1 管线预留口

关于管线过程清洁方案及预留清洁口事宜,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1)对于DN≥750 mm的管线,人工清洁,逐段清洁。清洁口预留:建议每一次组对后对该组对焊点及管段进行人工清洁。

(2)对于DN﹤350 mm的管线,空气吹扫。清洁口预留:对于两末端开口管线,无需预留清洁口,整体空气吹扫;对于末端管帽封堵管线,预留口为带管帽的单管处的现场焊口。

(3)对于350 mm≤DN﹤750 mm的管线,应按照150 m左右一段设计预留口(双向)。清洁前可用内窥镜检测管线内有无凝结物。若有,则采用水射流清洁;若无,则采用空气吹扫。及时跟踪现场管线组对情况,及时提醒清洁人员。

6.2 移除项

管道吹扫前,不应安装孔板、法兰连接的调节阀、重要阀门、节流阀、安全阀、仪表等,移除或不安装所有的流量计、涡流计、比回阀、测温孔、取样孔等,必要时应采用连通管临时连接。吹扫/冲洗时,移除所有的球阀、蝶阀、控制阀,并用临时单管替换。对于焊接的上述阀门和仪表,应采用流经旁路或卸掉阀头及阀座加保护套等保护措施。所有的压力安全阀不安装,需按尺寸安装假管及支撑。

根据图纸生成阀门移除项清单,下发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据此来制作假管替代阀门等。移除以上项,完工后复位。

6.3 干燥与维护

管线清洁后,需立即用-40℃的干燥空气对管线进行干燥处理,使其露点达到-10℃。干燥后需充干空气维护:露点-10℃,压力不低于10 kPa干燥标准。如果可证明管线内没有自由水(通过内窥镜查看),则干燥露点要求可降为-10℃。

7 结语

本文对LNU管道空气吹扫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阐述了吹扫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施工前全盘考虑,会使施工进行得更顺畅。如果项目初期未充分考虑预留口,在后续施工需要预留口时,将不得不进行切割焊接操作;牺牲阀均由现场人员操作,如能进行远程控制,将可以避免现场人员的安全事故。在实际项目施工时,还需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清洁方案。

我要发布稿件>> (平台联合众多媒体为您助力)

(来源:中国泵阀第一网)

本文标签: 阀门 刀型阀 蝶阀 法兰 螺栓 螺母 
投稿箱:
如果您有泵阀行业、配件行业、泵阀技术、采购选型、产品检测维修等文稿需要发布,或资讯合作,欢迎与本站编辑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 邮箱:Service@pv001.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泵阀制造网”的文稿,其版权属于中国泵阀制造网所有。任何网站、媒体及个人以任何方式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泵阀制造网 http://www.pv001.com,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引用或转载其他来源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该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简接责任。任何其他网站、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