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泵阀制造网 > 泵阀学院 > 技术综合 > 阀门热处理缺陷的消除方法

泵阀学院

阀门热处理缺陷的消除方法
2017-12-20 11:37 中国泵阀制造网 作者:中国泵阀第一网信息部 点击:1670
【中国泵阀制造网 技术综合】机械校正法是采用机械或局部加热的方法使变形工件产生局部微量塑性变形,同时伴随着残余内应力的释放和重新分布达到校正变形的目的。常用的机械校正法有冷压校正、淬火冷却至室温前的热压校正、加压回火校正、使用氧一乙炔火焰或高频对变形工件进行局部加热的“热点”校正、锤击校正等。机械校正的零件在使用、放置过程中或进行精加工时,由于残余应力的衰减和释放可能部分地恢复原来的变形和产生新的变形。

一、热处理变形的校正

工件的热处理变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和减小,但是不能够完全避免,实践上往往需要对变形的工件进行校正。常用的校正方法可分为机械校正法和热处理校正法两类。

1.机械校正法

机械校正法是采用机械或局部加热的方法使变形工件产生局部微量塑性变形,同时伴随着残余内应力的释放和重新分布达到校正变形的目的。常用的机械校正法有冷压校正、淬火冷却至室温前的热压校正、加压回火校正、使用氧一乙炔火焰或高频对变形工件进行局部加热的“热点”校正、锤击校正等。机械校正的零件在使用、放置过程中或进行精加工时,由于残余应力的衰减和释放可能部分地恢复原来的变形和产生新的变形。因此,对于承受高负荷的工件和精密零件,最好不要进行机械校正。必须进行机械校正时,校正达到的塑性应变应该超过热处理变形的塑性应变,但校正塑性变形量必须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一般应大于弹性极限应变的10倍,小于条件强度极限的十分之一。校正要尽可能在淬火后立即进行,校正后应进行消除残余应力处理。

热处理变形工件的校正,要求操作者具有熟练的技术并很费工时,因此,校正自动化是热处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2 热处理校正法

对于因热处理胀大或收缩变形而尺寸超差的下件,可以重新使用适当的热处理方法对其变形进行校正。常用的热处理校正法有在Acl温度下加热急冷法对胀大变形的下件进行收缩处理和淬火胀大法对收缩变形的下件进行胀大处理。在Ac1温度下加热在水中急冷,下件不发生组织比体积变化的相变,因此,不会产生组织应力,只产生因心部和表面热收缩量不同而形成的热应力。急冷时下件表面急剧收缩对温度较高塑性较好的心部施以压应力,使下件沿卞导应力方向产生塑性收缩变形,这是热处理收缩处理法的机理。钢的化学成分不同,其热传导和热膨胀系数不同,在Acl温度下加热后,钢的塑性和屈服强度也不相同,靠热应力所能达到的塑性收缩变

形效果不尽相同,一般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收缩效果比较明显,高碳高合金钢的收缩效果则比较差。

收缩处理的加热温度应根据Acl选择,以保证在水中激冷时不淬硬为原则。对奥氏体稳定性差的碳钢可采用稍高于Acl的温度,以利用相变温度区的相变超塑性达到最大的收缩效果。

各类钢的加热温度是:

碳素钢:阀门热处理缺陷的消除

低合金钢:阀门热处理缺陷的消除

低碳高合金钢:阀门热处理缺陷的消除


奥氏体型耐热耐蚀钢850一1000℃

加热时间应保证工件充分热透,冷却以食敖水激冷为最好。Ac1温度下加热急冷收缩处理法,可以收缩处理各种不同形状的下件,如环形下件的内孔和外圆,扁方下件的孔、孔距尺寸及外形尺寸,轴类下件的长度以及某此需要局部尺寸收缩的工件等。

使用淬火胀大法校正工件的收缩变形主要适用于形状简单的工件。其原理是利用淬火时工件表层发生马氏体相变时比体积增大,对尚未发生马氏体相变或未淬透的心部施以拉应力,通过心部拉伸塑性变形达到使工件主导应力方向胀大的目的。对于低中碳钢和低中碳合金结构钢制造的工件,使用常规淬火加热温度的上限温度加热水淬时,在工件淬透或半淬透的情况下,可使主导应力方向胀大0.20%一0. 50%。形状简单的下件可以在稍高于Ac1温度下加热正火后,重复淬火1一12次。CrMn. 9CrSi. GCr15" CrWMn等过共析合金下具钢件,在原来未淬透的情况下,可按常规热处理规范的上限加热温度加热,并尽可能淬透或获得较深淬硬层,可使工件沿主导应力方向胀大0.15%~0.20%淬火后应经240~1280℃回火。这类钢的淬火胀大变形主要靠淬火时马氏体相变的比体积增大,故胀大变形量有限,并有淬裂的危险。

我要发布稿件>> (平台联合众多媒体为您助力)

(来源:中国泵阀第一网)

本文标签: 阀门 热处理 缺陷 消除 
投稿箱:
如果您有泵阀行业、配件行业、泵阀技术、采购选型、产品检测维修等文稿需要发布,或资讯合作,欢迎与本站编辑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 邮箱:Service@pv001.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泵阀制造网”的文稿,其版权属于中国泵阀制造网所有。任何网站、媒体及个人以任何方式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泵阀制造网 http://www.pv001.com,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引用或转载其他来源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该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简接责任。任何其他网站、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