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热温度根据基体材料而定。批量堆焊的零件应在炉中预热。常用基体材料的预热温度见表3结构刚性大的工件预热温度取上限。
预热保温时间根据工件大小及形状而定。
表3 基本材料预热温度
焊前检查
焊前应检查防护装置,确保安全可靠时才能进行操作。
堆焊过渡层
在基材为Cr-Mo型合金钢的情况下,公称尺寸火于DN150时,应堆焊过渡层。
过渡层材料应选用防止裂纹产生及改善接头性能的18-8型、25-20型不锈钢焊接材料。
过渡层经机加工后厚度应不小于2mm
堆焊过程
严格按经工艺评定合格所提出的工艺规范进行。
堆焊不应在灰尘严重、湿度不小于84%的环境下进行。
堆焊过程中焊件层间温度不得低于预热温度下限,必要时层间需冉次加热.
堆焊高度及宽度应保证密封面加」;后符合设计要求,其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
焊后热处理
堆焊后工件应立即装入热处理炉中,按表3的规定进行去应力热处理。
使用铁基粉末,当所选粉种及基体材料有热处理要求时,则需进行相应热处理。
使用钻基、镍基粉末堆焊的碳素钢工件,公称尺寸不大于DN25,可不进行去应力热处理。
表4 密封面堆焊高度和宽度 单位为毫米
质量检验
焊后用目视或5~10倍放大镜检查,堆焊层表面及侧面不得有裂纹、气孔、缩孔、疏松和未熔合等缺陷。
检测焊件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焊层能够满足机加工要求。
堆焊面经机加工后用着色检测方法检查,不得有裂纹、气孔、疏松、夹渣、朱熔合等缺陷。一般每批检验数量为3%.但不少于10个,抽检中有一个不合格则再加倍抽样检查:仍不合格,则进行100%检查。
硬度试验可用产品或标准试样在环形密封面的周向按JB/T 3168.2进行。硬度值应符合粉末技术条件及产品图样要求。
堆焊工件精加工后堆焊层厚度不小于1.6mm
缺陷修复
缺陷允许局部修复,同一部位修复最多允许两次。
对气孔、夹渣、接头疏松和缩孔等缺陷,将缺陷清除即可。裂纹和未熔合则必须清除至露出母材金属为止,清除后底部应为适当的圆弧状。其尺寸见图2
图2 缺陷清除的尺寸要求
去除缺陷可用角磨砂轮、旋转锉等方法,不得对堆焊部位直接施加强大冲击力。用着色检测方法确认缺陷己经去除后方可进行焊接修复。
如缺陷较多,连续分布月.面积较大,应用机械加工方法将焊层加工掉后重新堆焊。
焊接修复可采用焊条电弧焊、氧乙炔焊或钨极氢弧焊方法。
焊接修复后按第7章的规定进行检验。
(来源:中国泵阀第一网)
上一篇:无密封离心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