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在工作中。
在艰难的研发过程中,他用绳子把试验破损的一块奖牌大小的砂轮挂在脖子上,让它一次次提醒自己:“失败时,这是鞭策我的警钟;成功了,这便是一块无名的奖牌。”
科技创新、技术报国,并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一线产业工人如果能立足岗位,做到精益求精、淬炼绝活,也能帮助工程师研发出高精尖的核心零部件,从而实现报国梦想。
一微米有多细?大约是一粒尘埃的颗粒直径、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60。
一微米有多重要?在过去,我们连生产一枚小小的易拉环,都要被国外垄断技术“卡脖子”。
技术工人陈亮的拿手绝活,就是把模具精度控制在微米之间。站在“一微米的舞台”上,他与团队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2项,他说,“能够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是我们产业工人的无上荣光!”
再仔细一点点,离一微米的精度就能更近一点点
1984年出生的陈亮来自江苏宿迁农村,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进入无锡微研公司成为一名学徒工。他最初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留在苏南,通过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
刚开始,为了熟悉各种工序,他将车、铣、刨、磨、线切割都干了个遍,最后选择了铣加工车间。这是模具加工中第一道也是最复杂的工序,工作中铁屑飞溅,烫到手是家常便饭。
这样黑粗重的工作,小伙一干就是5年,不仅用心琢磨各种设备的特性,还主动加班跟师傅学技术,晚上挑灯夜读把外数控铣加工的书啃了个透。公司就在风景秀丽的太湖边上,地理位置绝佳、交通十分便利,但陈亮去玩的次数却不多。有一次假期公司组织去旅游,他却一个人留下,趁大家都不在,把机器都开起来独自练习。工作之余,为了学习数控技术,他又如饥似渴地学习起编程……
一个铣工,一般学徒正常三年出师,他一年半就出师了。
在公司,粗加工车间在长廊这一头,精加工车间在长廊那一头。很多时候站在精加工车间的窗口往里看,陈亮心里痒痒的:如果能来这边加工,该多好呀!他告诉自己,“这短短300米的走廊,如果努力了就是一步之遥,如果不努力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干粗加工的第五年,公司接到电视机定位销订单,精度要求控制在2微米。此前,国内企业多使用传统刀具加工,精度一般只能达到4微米,无法达到产品精度要求。公司成立攻关团队时,勤学苦练的陈亮被调到加工中心班组试用。
他一边留心观察师傅们的做法,一边查阅资料模拟编程。刀具和精密砂轮的特点,早就烂熟于心,通过“移植工序”,将其组合起来可实现铣和磨的双重功能,精度就能提高了。
设想是有了,但问题也来了。这个砂轮怎样装到加工中心机床上去?装上去后,如何解决几万转砂轮高速旋转动平衡的问题?国内外没有经验可循,需要先类比加工,认真观察,不断总结,摸索找到测量的最佳方法,保证高精度。
在艰难的研发过程中,他用绳子把试验破损的一块奖牌大小的砂轮挂在脖子上,让它一次次提醒自己:“失败时,这是鞭策我的警钟;成功了,这便是一块无名的奖牌”。陈亮给自己制定了一条工作准则:再仔细一点点,离一微米的精度就能更近一点点!在不断尝试中,精度终于提高到了一微米。
连续突破技术壁垒,“中国人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成为“一微米大师”后,陈亮才发现自己的舞台可以更大、梦想可以更远,也渐渐领悟到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的原因——它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直接影响制造业水平。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精密模具制造受制于人。就拿小小的易拉环来说,太松容易断裂,太紧又不便打开,其秘诀就在于预埋的线痕,既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这对核心件的精度要求极高。多年来,国外实行技术封锁、设备垄断,我国造不出刻线刀等关键模具,只能高价进口。
当时只有一个易拉环模具样品,没有图纸,也不知道加工工艺。陈亮利用国外深造机会查找资料、反复研究产品。刻线刀的刃口很小,肉眼无法看清,等拿去检测时,发现各种瑕疵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陈亮在进行技术革新的同时,将高倍显微镜安在机床上,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和监控,成功加工出高精度高品质的刻线刀。
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国产的易拉环凹凸模毫不逊色,刻线刀价格却只有进口的1/3。“中国人完全可以做得更好!”这次突破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心。
2014年,清华大学慕名而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承接国家863重点课题。原来,该校承担的高端柴油机高精密微喷孔加工装备项目,是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国家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在实验室研发成功并申报专利后,却由于产品性能不稳定而迟迟无法开展产业化生产。
研发团队展开排查,很快确定问题出在喷油嘴倒锥孔机床主轴机构关键部件的加工精度上。核心件是高精度薄壁类,只有十几张纸那么厚,极易变形,但精度却要求1到3微米,这一挑战前所未有。
“更高的精度不仅能让喷出的油更加精准、产品性能更加稳定,而且可以使得雾化均匀、燃烧充分,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目的。”陈亮介绍,在加工过程中,他们严格控制了周围环境与实验条件,将薄壁件从径向受力改为垂直受力,从而减少了微变形。
不到半年,团队就实现了设备关键主轴的工艺革新,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密微喷孔加工装备替代进口奠定了基础。该设备获2016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目前累计产值已突破亿元。作为技术延伸,眼下公司又和清华大学联手,研制用于国产大飞机发动机叶片气膜孔的高端电加工设备。
“在这个大时代,技术工人应有大作为”
在研发成功时,清华大学一位参与研发的老教授,紧紧握着陈亮的手说:“陈大师,这些年来国家对产业工人越来越重视,我体会更深了。没有你们,许多理想和设计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实验室里,而难以转化为产品,造福国家和百姓。”
一声“陈大师”,听得陈亮眼中涌出了泪花:“科技创新、技术报国,并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情。我们一线产业工人如果能立足岗位,做到精益求精、淬炼绝活,也能帮助工程师研发出高精尖的核心零部件,从而实现报国梦想。”
在陈亮看来,技术出众只能称之为“工”,技术“传帮带”才能称之为“匠”。只有把技术传授给年轻人,把经验分享给团队,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创新活力,才是工匠精神。
“现在的年轻工人大多熟练电脑、善用软件,对技术学习的接受能力很强。他们更需要加强的是坚持和恒心,提高对工作的主动性,练就一番真功夫。”陈亮在工作中倾注了不少心血培养90后、00后成为优秀产业工人,以此来不断壮大产业发展最急需、最核心的技能人才队伍,推动制造业更好更快发展。
从2005年开始,这位年轻的“老师傅”已经培养了30多名优秀技能拔尖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近年来,团队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2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项4项。
在企业中,他积极开展师徒结对,投身参与“技能状元大赛”培养新人;他的工作室经常举办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企业系列活动,讲解加工经验、攻关难题、技能知识;母校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聘请他为客座教授,还邀请他参与学校智能制造教学、“工匠之家”建设。
从学徒工成长为省级技能大师,从进城务工青年到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亮坦言,是“时代造英雄”,技术工人的时代来了,“行行有能手,行行出状元。在这个大时代,技术工人应有大作为。”陈亮说。
企业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