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孟建红通讯员王坤祥)5月7日记者获悉,昆仑物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创新运用无人机运输、施药及无人值守系统,使单日运输效率提升6倍、施药面积扩大10倍,推动沙漠防护林管护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集约化转型,为荒漠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了智慧化解决方案。
今年年初以来,昆仑物流积极探索并运用无人机为沙漠公路防护林管护工作保驾护航,以高效、智能的方式构建防护林管护新模式,以科技赋能生态建设,在保障生态稳定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工作效能。
无人机运输草方格,打破人力局限。沙漠公路部分地段的沙丘高达十几米,防护林密度大,人工搬运芦苇耗时费力。昆仑物流引入无人机运输芦苇后,难题迎刃而解。无人机凭借其灵活的机动性和强大的载重能力,能够轻松穿越沙丘,将草方格精准地运输到指定区域。一名熟练的无人机操作人员配合地面辅助人员,一天完成的草方格运输量相当于6名至10名员工搬运一天的工作量,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还缩短了草方格铺设工期。
无人机打药,实现病虫害精准防治。为守护梭梭树、红柳等主要树种的健康生长,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昆仑物流采用无人机打药技术,结合“飞防+滴灌”模式,对梭梭漠尺蛾、木虱、红蜘蛛等常见病虫害进行精准防治。人工打药受限于行走速度和体力,一天最多能完成几十亩林地的打药工作,而无人机凭借其飞行速度和大面积覆盖能力,一天可完成数百亩林地的打药任务,效率提升了数倍。同时,无人机可以深入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消除了病虫害防治的死角。
探索无人值守模式,开拓管护新方向。昆仑物流主动与新疆科研机构、技术公司开展交流,整合各方资源与专业优势,共同致力于推行防护林管护无人值守模式。通过在防护林区域部署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土壤湿度、病虫害情况、林木生长数据等信息,并借助5G网络将数据传输至后台。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处理,实现对防护林生长状况的精准判断和预测,合理安排人工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