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杨舵通讯员张翔宇)4月2日,中油测井使用自研IDS智能导向系统施工的塞平10-3井,解释评价显示油层钻遇率达79.08%。这是IDS首次在陕北页岩油项目亮相,验证了国产高端装备在复杂页岩油储层的技术适应性,为页岩油效益开发提供新的装备选择。
作为长庆油田第九采油厂重点井,塞平10-3井位于主力砂体构造边缘,目的层具有横向物性变化大、储层较薄等地质特征,传统导向工作面临轨迹控制难度大、岩性识别易失真等挑战。
在为期9天的施工过程中,中油测井长庆分公司施工团队创新实施“三维联动”作业模式,作业队通过实时监控井下参数变化,严格执行工程复杂防控预案。导向人员现场重点驻井支持,依托区域测井数据库地质建模系统,精准预测储层走向。现场技术支持人员与油田、配合方一体化协作,根据邻井大数据分析,实施轨迹动态优化。通过三方协同,全井段仅实施1次前瞻性轨迹调整,成功规避工程风险区,以“一趟钻”100%储层钻遇率完成施工,攻克了薄储层精确导向技术难题。
今年以来,中油测井立足主责主业,深入践行“技术+市场”双轮驱动战略,建立“三维立体”市场开发体系,通过技术团队实施日动态跟踪、周客户回访、月总结提升的闭环管理。市场团队开展地毯式走访,密集开展专项产品和技术推介,先后与多家单位达成合作意向,为自研旋转导向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市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