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动阀、电磁阀等流体控制阀。
背景技术
[0002] 现今,存在一种电动阀,即:实现了相对于容纳有作为动作件的转子、柱塞的阀主体,将收纳有电动阀、作为电磁阀的固定件的电磁线圈的电磁线圈单元稳固地固定于预定的位置(例如专利文献1)。在该电动阀100中,如图7、图8所示,采用了止转用的切口120d、防脱用的托架106,使管接头112配合切口120d的位置来进行阀主体104的径向定位,并利用切口120d和托架106来进行阀主体104的轴向定位,由此将电磁线圈单元102固定于阀主体104。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1:WO2015/011881号公报
[0005]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52037号公报
[0006] 然而,近年来,例如,空调、冷冻机等空调机有小型化的趋势,与此相伴随地,对于制冷剂循环回路等所使用的控制设备,也期望维持性能,同时实现小型化、安装性的提高。
[0007] 尤其是,作为控制设备之一的流体控制阀例如如上述的电动阀100那样分为电磁线圈单元102和阀主体104,从而当在形成于电磁线圈单元102的内周的装配孔108装配阀主体104时需细心注意。
[0008] 例如,在进行导线109的操作时,考虑导线109与托架106干涉、或误接触的情况等。因此,当在阀主体104装配电磁线圈单元102时,需要防止导线109因托架106而受到损伤。
[0009] 并且,在向阀主体104装配电磁线圈单元102时,在误使电磁线圈单元102落下的情况下,托架106、切口120d因外力而变形,从而有难以将电磁线圈单元102安装于阀主体104的担忧。此外,在当电磁线圈单元102出厂时等将其放入到箱中的情况下,也会考虑到托架106、切口120d因堆积在其上的电磁线圈单元102的重叠而破损的情况。
[0010] 另外,在上述的电动阀100中,电磁线圈单元102的装配孔108的内径的大小与阀主体104的外径的大小基本没有差异,并且托架106的前端具有延伸至装配孔108的内侧的结构。因此,当向装配孔108插入阀主体104时,从将阀主体104的顶部插入于装配孔108的最初起,利用托架106的弹性力来持续按压阀主体104的外周。因此,在将电磁线圈单元102装配于阀主体104的过程中产生负荷。
[0011] 并且,在向被配管硬钎焊于室外机的阀主体104装配电磁线圈单元102的情况等下,尤其当阀主体104因其它配管等而难以被看到时,作业者难以确认是否在装配孔108插入阀主体104、是否准确地装配有阀主体104,从而安装作业变难。
[0012] 除此之外。作为实现了相对于阀主体将电磁线圈单元稳固地固定于预定的位置的电动阀,还公知有如下装置:如图9所示,托架220以向电磁线圈单元202的上方突出设置的方式形成(例如专利文献2)。在该电动阀200中,通过将形成于托架220的内侧的卡合凸部222嵌入在形成于阀主体208的上部的卡合凹部224,来将电磁线圈单元202固定于阀主体208。
[0013] 然而,在像这样使托架220向上方突出的情况下,电动阀200的轴向长度变长,电动阀200本身的尺寸变大,从而不满足小型化的要求。并且,也有能够装配于该电磁线圈单元202的阀主体208的尺寸等因托架220的大小、形状、以及卡合凸部222的位置而受到限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电磁线圈单元装配于阀主体的小型流体控制阀。
[0015] 本发明的流体控制阀是一种流体控制阀,构成为在阀主体拆卸自如地装配电磁线圈单元,上述流体控制阀的特征在于,
[0016] 上述阀主体具备:
[0017] 小径部;以及
[0018] 大径部,其形成于上述小径部的下方,与上述小径部相比直径较大且在外周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卡合部,
[0019] 上述电磁线圈单元具备:
[0020] 第一空间,其供上述小径部插入;
[0021] 第二空间,其形成于上述第一空间的下方,且与上述第一空间相比内周直径较大;
[0022] 托架,其配置在上述第二空间内,并设有卡定部,在上述电磁线圈单元装配于上述阀主体时,上述卡定部与形成于上述大径部的外周的上述卡合部卡合。
[0023] 这样,通过在电磁线圈单元的下方形成内周直径较大的第二空间,能够容易将阀主体插入第一空间。并且,在向第一空间插入阀主体的小径部时,小径部的外周不会因托架的弹性力而受到按压,从而不使小径部损伤就能够容易地将电磁线圈单元装配于阀主体。
[0024] 作为其它效果,由于在将阀主体插入第一空间时不会施加托架的弹性力所产生的较大的负荷,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电磁线圈单元相对于阀主体的在轴向以及径向上的对位。
[0025] 另外,作为其它效果,由于在插入过程中被按压于托架的部位仅是大径部,所以在插入过程中,阀主体承受托架的负荷的距离和时间变短,从而能够容易地相对于阀主体将电磁线圈单元固定于预定的位置。
[0026] 另外,作为其它效果,由于在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形成台阶部,所以利用台阶部能够防止阀芯部超过需要地较深插入于第一空间。
[0027] 并且,本发明的流体控制阀的特征在于,
[0028] 上述托架配置为在上述第二空间的侧壁的下端部折弯并沿上述侧壁的内周向上方延伸,并且在上述托架的延伸至上述侧壁的内周的部分形成有上述卡定部。
[0029] 这样,通过沿侧壁的内周配置托架,托架不会从电磁线圈单元较大地突出,从而在布置导线的情况下,能够避免托架与导线干涉而使导线损伤的情况等。并且,在误使电磁线圈单元落下的情况等下,能够防止托架变形而不能将电磁线圈单元安装于阀主体的情况。
[0030] 并且,本发明的流体控制阀的特征在于,
[0031] 上述第二空间的侧壁是包围上述第二空间而遍及整周形成的呈筒状的周壁。
[0032] 这样,保护托架的侧壁并非仅配置有托架的部分突出,也包括未配置托架的部分在内地遍及整周具有圆筒形状,从而能够提高具有保护托架的功能的侧壁的刚性。
[0033] 并且,本发明的流体控制阀的特征在于,
[0034] 在上述托架的延伸至上述侧壁的内周的部分与上述侧壁的内周之间,形成有预定宽度的缝隙。
[0035] 由此,在插入有阀主体时,能够确保托架退让的空间,从而托架的弹性力变高,进而能够更加稳固地固定电磁线圈单元和阀主体。
[0036] 并且,本发明的流体控制阀的特征在于,
[0037] 上述侧壁的内周中用于配置上述托架的部分呈凹状地朝向外周侧变形。
[0038] 由此,能够更大地确保托架的装配空间,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托架的弹性力。并且,在制造电磁线圈单元时进行树脂浇注封装时,能够将托架保持在适当的位置,从而电磁线圈单元的浇注封装作业变得容易。
[0039] 发明的效果如下。
[0040]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容易将阀主体装配于电磁线圈单元的小型流体控制阀。
附图说明
[0041] 图1是包括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阀的一部分截面在内的主视图。
[0042]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阀的电磁线圈单元的图。
[0043] 图3是示出将电磁线圈单元装配于实施方式的阀主体的过程的图。
[0044]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阀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0045]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阀的变形例的电磁线圈单元的图。
[0046]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流体控制阀的其它变形例的电磁线圈单元的图。
[0047] 图7是现有的电动阀的侧视图。
[0048] 图8是现有的电动阀的主视图。
[0049] 图9是示出现有的电动阀的简要结构的图。
[0050] 图中:
[0051] 10—流体控制阀,12—电磁线圈单元,14—阀主体,18—大径部,19—台阶部,20—小径部,30—线轴,30a—筒状壁(侧壁),30b—台阶部,34—托架,34a—前端部,36—导线,42—凸部,48—凹部。
表 情: | ![]() ![]() ![]() ![]() ![]() ![]() ![]() ![]() ![]() ![]() |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