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代表之一,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出强劲态势,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但是,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短板也不少,除了核心技术的缺失,人才储备的不足,目前已经开始凸显。
工业机器人产销量迅速增加
今年1-10月份,我国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超过5.66万台,同比大幅增长接近三成。目前,全球每销售5台机器人,就有一台是在中国安装的。但在工业机器人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制约因素越来越明显。
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指出:“我们国家人口红利在逐渐减少,这样的话,机器换人就成了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说在劳动力短缺的时候,我们在生产制造业肯定要有大量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因此,培养工业机器人的技能操作人员,就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在我国,工业机器人已经在汽车制造、电子、橡胶塑料、军工、航空制造、食品工业、医药设备与金属制品等领域得到应用,尤其是在汽车工业应用中比例高达38%。有预测认为,未来三年,机器人在电子、金属、橡胶塑料、食品以及医药行业的出货量将超过汽车行业,一般制造业领域将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新战场。
专业人才缺口巨大
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机器人爸爸”孙立宁说:“按照目前中国机器人安装量的增长速度,人才需求早处于干渴状态了。”我国机器人操作人员的缺口到底有多大呢?周明透露,缺口超过500万人,如果不加快培养,就会给全国的智能化拖后腿。
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买来就能用的,需要进行编程,把机器人本体与控制软件、应用软件、周边设备等结合起来,组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才能进行生产。不仅操作岗位,维修、管理等岗位,也人才告急。
表 情: | ![]() ![]() ![]() ![]() ![]() ![]() ![]() ![]() ![]() ![]() |
验证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