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泵阀制造网 > 泵阀学院 > 技术综合 > 调节阀的发展及产品分代划分

泵阀学院

调节阀的发展及产品分代划分
2016-9-5 11:35 中国泵阀制造网 作者:中国泵阀第一网信息部 点击:559
【中国泵阀制造网 技术综合】调节阀发展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不同阶段解决了调节阀发展的不同问题。六十年代调节阀的发展,在国外主要是推出了套筒调节阀,在国内主要是联合设计了单座调节阀、双座调节阀、角形调节阀等老产品;七十年代产生了偏心旋转调节阀;八十年代主要是精小型调节阀;九十年代主要是解决特殊疑难阀的使用问题,以往在使用上的老大难相继被解决,如高压阀的汽蚀问题、强腐蚀介质的腐蚀问题、不干净介质的堵塞问题..

六十年代调节阀的发展,在国外主要是推出了套筒调节阀,在国内主要是联合设计了单座调节阀、双座调节阀、角形调节阀等老产品;七十年代产生了偏心旋转调节阀;八十年代主要是精小型调节阀;九十年代主要是解决特殊疑难阀的使用问题,以往在使用上的老大难相继被解决,如高压阀的汽蚀问题、强腐蚀介质的腐蚀问题、不干净介质的堵塞问题、超小流量的调节问题、0.2秒紧急动作等,但较长一段时间里,均没有新的调节阀品种问世。直到1998年,新一代产品——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它主要针对调节阀使用存在的问题——调节阀功能不齐全、可靠性差、调节阀笨重,并对此进行立项逐一攻关的结果。它综合了旋转类调节阀的优点而产生的又一新品种,具有功能齐全(故称全功能)、重量轻(比单、双座阀、套筒阀等老产品轻70%~80%,比80年代的精小型阀还轻40%~50%,故称超轻型)、高可靠性的特点,对整个调节阀产生了重大突破,它使中国的调节阀水平大大地提高,并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作为新的一代产品,它必将取代老一代产品,成为下一世纪调节阀的应用主流。

从本世纪初到现在的七八十年的时间里,调节阀还处于第一代产品的水平上。其特征是:

①以六、七十年代水平的单座调节阀、双座调节阀、套筒调节阀为主导产品;

②这代产品功能不齐全,不得不依靠扩充产品品种、变型来适应各种不同的场合,造成了品种规格繁多,对调节阀使用、计算、选型、调校、维护、备件等要求特别高;

③可靠性差,使用的问题多;

④十分笨重。


第二代产品将从可靠性、功能、重量上得到突破。其特征是:

①全功能超轻型阀代替众多可靠性差、功能不齐全、又十分笨重的产品,即以它代替第一代的主导产品单座调节阀、双座调节阀、套筒调节阀,成为第二代主导产品;

②电子式电动全功能超轻型阀逐步取代传统的因原执行机构可靠性差,不得不采用的“气动阀+电气阀门定位器+气源”的组合方式,从第二代产品的气动阀使用为主变成以电子式电动阀为主,这代产品预计要10年时间(2000~2010年)。


第三代产品就是智能化。在应用上的特点是:

①与计算机接口;

②可靠性更加提高,故障率进一步下降;

③调节阀的品种以及对调节阀的使用要求进一步的简化。

我要发布稿件>> (平台联合众多媒体为您助力)

(来源:中国泵阀第一网)

本文标签: 调节阀 发展 产品分代 
投稿箱:
如果您有泵阀行业、配件行业、泵阀技术、采购选型、产品检测维修等文稿需要发布,或资讯合作,欢迎与本站编辑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 邮箱:Service@pv001.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泵阀制造网”的文稿,其版权属于中国泵阀制造网所有。任何网站、媒体及个人以任何方式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泵阀制造网 http://www.pv001.com,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引用或转载其他来源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该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简接责任。任何其他网站、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