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泵阀制造网 > 泵阀学院 > 企业资讯 > 绿色转型典范 陕鼓动力荣获“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

泵阀学院

绿色转型典范 陕鼓动力荣获“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
2024-4-25 13:09 中国泵阀制造网 作者:佚名 点击:18583
【中国泵阀制造网 企业资讯】 近日,工信部公布2023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等名单。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动力”)凭借其在绿色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杰出表现,再度荣膺工信部评选的又一国家级荣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展现出陕鼓动力在驱动产业绿色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取..

近日,工信部公布2023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等名单。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动力”)凭借其在绿色供应链管理领域的杰出表现,再度荣膺工信部评选的又一国家级荣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展现出陕鼓动力在驱动产业绿色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瞩目成就。

2021年,国家工信部颁布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并积极构建完善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陕鼓动力作为新一批次“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重要一员,本次成功入选,不仅是对其在绿色制造领域长期耕耘与创新实践的高度认可,更凸显了企业在助力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长期以来,陕鼓动力始终坚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深度融入“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大局。在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积极响应政府规划,强化绿色制造引领。一方面,在绿色设计领域,陕鼓动力入选由工信部评定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及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从产品设计源头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另一方面,陕鼓动力相继获得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和“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双项殊荣,并被纳入“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企业”,这证明了其在制造绿色化、信息化、服务化等全方位的突出表现。

作为拥有56年发展底蕴的分布式能源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商和服务商,近年来,陕鼓动力紧跟绿色发展趋势,瞄准“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不断提升自身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据记者了解,近日,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中国能建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一次成功,陕鼓动力作为核心技术方案提供商和深度参与建设者,以其创新研发的“轴流+离心多缸串联”机组和压气储能方案,为世界级储能重大工程提供了强大动力。该压气储能电站顺利投运后,实现非补燃压气储能领域储能规模世界领先、单机功率世界领先、转换效率世界领先,将显著提升区域电网的调峰能力,有力促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更大规模接入与消纳。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陕鼓持续夯实自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硬实力。目前,陕鼓拥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每年服务制造研发总投入达10%以上,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其中,陕鼓创新的大乙烯三机、大空分机组、大合成氨机组、大型硝酸机组、压缩空气储能、风光直驱/多能互补、顺酐市场领域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创新研制的工业用AV140轴流压缩机组,居全球工业压缩机领域全新高度;作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陕鼓研制的轴流压缩机产量累计达2600余台套,产量居全球第一;陕鼓为全球钢铁企业高炉冶炼提供余热余压能量回收装置达到1600多台;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陕鼓全新型“3H轴流+离心”复合式10万Nm3/h等级空分装置配套压缩机组具有级数少、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整机运行效率优、体积和重量降低等显著特点;首创的“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应用技术”入选国际能效合作伙伴关系组织(IPEEC)国际“双十佳”最佳节能技术项目,并获世界制造业创新产品金奖。

面向未来,陕鼓动力将在“互为市场、互为资源、互为股东”的共享发展理念引领下,持续打造全球产业增值链创新体系,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客户的痛点持续创新,提升智慧绿色陕鼓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全力推动行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正如李宏安董事长所言:“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助力制造业绿色转型,为构建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我要发布稿件>> (平台联合众多媒体为您助力)

(来源:未知)

本文标签:  
投稿箱:
如果您有泵阀行业、配件行业、泵阀技术、采购选型、产品检测维修等文稿需要发布,或资讯合作,欢迎与本站编辑部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联系, 邮箱:Service@pv001.com。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泵阀制造网”的文稿,其版权属于中国泵阀制造网所有。任何网站、媒体及个人以任何方式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泵阀制造网 http://www.pv001.com,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引用或转载其他来源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该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或简接责任。任何其他网站、媒体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