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株洲臭氧太“张狂” “蓝天保卫战”承压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9-10-11 12:15 点击:189

“蓝天保卫战”形势严峻。10月9日,记者从株洲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1至9月份,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18天,相比去年同期减少18天,6项主要污染物中,除PM10浓度有所下降之外,其余5项皆有不同程度上升,尤以臭氧为最。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城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至7月底,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同比去年还多出5天。

变化起于8月。当月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较去年同期减少5天,1至8月累计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与去年持平;9月,城区空气质量仅有10天达标,较去年同期减少18天。

过去的8月和9月,蓝天白云几乎是每天的“标配”,市民在朋友圈频晒“株洲蓝”的同时,看不见的臭氧污染,已悄然而至。

据了解,大气中的臭氧污染不直接产生,而是各类污染物经高温和阳光共同作用之后,形成的二次污染物。

“8、9月份臭氧浓度是一年中最高的时候,但今年有些异常偏高。”株洲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钟学才介绍,8月1日至9月30日,臭氧成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有56天,两个月的臭氧平均浓度分别达到171微克每立方米和202微克每立方米,远超160微克每立方米的标准值。

钟学才分析认为,前两月连续晴热高温、少云少雨的天气,是臭氧污染异常偏高的主要外因,从内部因素来看,机动车尾气、表面处理机其他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挥发性有机物,为生成臭氧污染提供了大量“养料”。

“天气情况我们没有办法左右,但可以从减少机动车尾气、严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等方面着手,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他说。

除了异常突出的臭氧污染,PM2.5和PM10等颗粒物的管控,仍需加大力度。

1至9月的监测数据显示,城区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仍偏高16.2%,PM10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虽有3.2%的下降,但近两月已呈现出反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