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集团公司非生产性物资电商采购全面启动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9-10-10 10:21 点击:320

(记者李莹 通讯员杨春艳 薄颖)10月8日记者获悉,在物资装备部的领导下,物资采购中心与得力、欧菲斯办公伙伴、苏宁、史泰博、京东五家电商公司签订了《电商采购框架协议》,这标志着集团公司非生产性物资电商采购工作从准备阶段进入全面启动阶段。

集团公司将物资划分为两级管理,集团公司总部负责一级物资的集中采购管理,各所属企业负责二级物资的采购管理。在二级采购物资中,非生产性物资约占20%,年采购金额可达百亿元。

以往,对于非生产性物资,各所属企业分别进行采购,管理单位杂,采购用户多,存在供货门槛低、渠道多、价格差异大、质量难保证等弊端。集团公司整体用量大,但是规模优势没有得到发挥,采购合规风险较大。

为进一步提升非生产性物资采购管理水平,集团公司提出了“统一管理,授权实施,自建为主,社会为辅,加速整合,先快后精,多电商竞争,混合式运行”工作思路,在集团层面统一对采购频次高、单笔交易额小、采购周期短的非生产性物资进行集中电商采购。

2017年底,物资装备部专题召开部分企业非生产性物资电商采购座谈会,10余家所属企业介绍了向京东电商进行办公用品及小劳保采购的经验。物资装备部协同物资采购中心先后对京东、苏宁易购、国美电器等5家电商企业,湖北、江苏、山东、河南、成都等政府电商采购情况,及中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情况等进行了调研。同步,开展了ERP系统、合同系统、物采系统的采购数据分析。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全面实现非生产性物资电商化采购,同时优选了新疆地区作为试点区域。

2018年4月,集团公司物资装备部组织64家所属企业136名专家召开电子采购2.0需求评审会,开展社会电商选商工作。按照计划,物资采购中心以国内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京东为中标供应商,优先集成电商采购系统。随后,西南油气田、新疆11家地区公司启动电商试点工作。

试点期间,采购价格与历史采购价格相比普遍降低10%以上,70%以上的采购在48小时内完成。实践证明,非生产性物资集中电商采购规范了采购管理,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今年5月,集团公司物资装备部加快推进集团公司非生产性物资集中采购工作,积极推行“框架协议+电商订单”的模式,物资采购中心有效利用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国内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多家电商企业提供服务,简化采购业务流程。在本次电商采购框架协议签订过程中,物资采购中心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具体全面的电商采购框架协议条款,对合作方式、价格约定、运输、交付验收、质保及售后服务、结算、违约责任等进行了严格规定。集团公司所属企业依据签署的框架协议,通过电子采购系统2.0平台下达订单,具体采购交易的结算由实际产生采购交易的双方各关联公司按照框架协议约定执行。

目前,已在电子采购系统2.0平台初步完成昆仑好客、华油商贸及五家社会电商公司的商品上线工作。集团公司将加快推进非生产性物资社会电商采购的实施进展,同时发挥集团公司内资源优势,充实自建电商目录采购,扎实、有效、全面提升非生产性物资集中采购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