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密封的废弃口罩专用收集车驶进四川雅安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专用通道进入3号卸料平台,随后口罩装入1000℃焚烧仓高温焚烧。
严守涉疫医疗废物处置和社会源废弃口罩处置这个看不见病毒的“隐蔽战场”,四川省生态环境系统对两类废物的处置提高管理层级,实施“三专一及时”措施,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涉疫医废和社会源废弃口罩应急处置污染防治技术指南,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各地党委政府,共同打好疫情防控的全民阻击战。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31日,全省累计处置社会源废弃口罩7845公斤,约78万余只。当日,全省新增集中规范收运废弃口罩大约26万余只,收集量和收集效率较之前大幅提高。
严守涉疫医废第二战场
成都主城区超5万个社会源废弃口罩收集容器完成布设
1月28日, 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出台,这是全国率先出台的省级《指南》,率先对医废和社会源废弃口罩收集处置进行了技术规范,明确人口密集重点区域产生的废弃口罩,要经集中收集、消毒后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实行“三专一及时”,即“专人监管、专袋收集、专车运输、及时处置。同时废弃口罩必须日产日清,适当提高管理层级。截至1月31日,全省累计设置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专用收集容器23.62万个。
成都作为四川最大的城市,口罩使用量大,为防止废弃口罩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规范废弃口罩处置的紧急通知》,明确规范废弃口罩处置五条措施,增设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专用容器,并设置文字标识。1月26日,完成了主城区50311个社会源废弃口罩收集容器的布设工作。
废弃口罩收集后,各市(州)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对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进行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尽量减少中转环节,实行日产日清。收运的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根据专业处置能力,由指定的生活垃圾焚烧厂或医疗废物(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无害化焚烧处理。截至2020年1月31日,全省累计处置社会源废弃口罩7845公斤,约78万余只。
日处理量达到26余万只
集中处置医疗废物 全省运行负荷为44.4%
据省生态环境厅固体废处负责人介绍,与医疗废物相比,废弃社会口罩的特点是:分散、量小,与居民一举一动息息相关。“乱扔口罩,就可能发生一场灾难。”
四川省发动社区街道人员开展网格化宣传,在住户小区及公共场所、农村设置投放提示。同时,生态环境部门会同住建、卫健等部门紧急协调专家支持,围绕口罩等社会零散医护用品处置和公众个人防护知识,短时间内策划制作多个通俗易懂的视频,联动媒体泛开展科普宣传。
1月31日,成都市保利心语三期市民王女士外出回家后,将口罩从脸上摘下,小心翼翼对折后,用酒精消毒单独放在一只塑料袋里。“下楼时再丢到红色垃圾桶中。”王女士说。问起怎么学会处理口罩,她笑了笑,“网上不是有视频?”确实,1月27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通过抖音等多个平台发布向居民演示“教科书般”的废弃口罩处置过程。
1月31日,当日全省新增集中规范收运废弃口罩大约26万余只,收集量和收集效率较之前大幅提高。“我们提前部署,目前所采取的举措,已经足够应对目前的疫情形势。”生态环境厅固体处负责人说。
必须正视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四川省21个市(州)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258吨/天,运行负荷为44.4%。为防患于未然,四川统筹调配全省资源,已先行确定将4家危险废物处置企业作为全省备用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设施。
综合资讯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