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天津石化炼油板块向稳定运行要效益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9-12-10 11:48 点击:188

“多种不利条件叠加,生产经营犹如逆水行舟,但我们始终士气不减,破冰前行,市场一旦好转,努力的效果就会显现。这两个月的扭亏为盈就是最好的证明。”12月份的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天津石化炼油部负责人的话引发与会人员同感,大家频频点头。

2019年开局,天津石化的生产经营就仿佛进入了 “寒冬期”。国际原油宽幅震荡,高低硫原油价差大幅缩窄,甚至一度倒挂,使天津石化加工高硫重质原油能力强的整体竞争优势没有了用武之地。与此同时,石脑油与原油价差还在不断缩窄,价差最低至170元/吨,而天津石化属于化工型炼油企业,化工轻油(主要为石脑油)对原油收率近33%,为总部炼化企业最高,因此产品结构的劣势被放大。加之装置运行进入末期,现场隐患风险增大,安全稳定运行压力重重。

面对多种不利叠加的严峻复杂形势,天津石化以做大加工总量为突破口,全力以赴抓优化、降成本、控风险,对外积极应对挑战,对内持续挖潜增效。前十一个月,加工损失率、单因耗能、储运损失、综合商品率、吨油费用等多项经济技术指标保持较好水平,在总部专项竞赛排名中位于优胜群组。

稳定运行 向做大加工总量要效益

炼油部联合四车间焦化装置现场,技术员李连捷正在稳定塔顶空冷器出口管道弯头部位测厚。每月定期跟踪检测,对于进入运行末期的装置来讲,是加强预知性防护的贴心之举。

“设备腐蚀泄漏是炼油企业应对原油高硫劣质化的首要问题,既影响炼油装置长周期运行,又是安全生产的重大威胁。”炼油部设备科沈万能介绍说。随着装置生产进入到运行中后期,他们从人防、技防两方面入手,将管理关口前移。人防即“五位一体”巡检,时间占满、空间占全,为装置打造人工防线;技防即引进新的检测技术,扩大检测范围,对腐蚀“顽疾”进行工艺条件的攻关,不断强化技术防线。

今年2月份,天津石化制定了装置腐蚀风险排查策略,确定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开始组织开展腐蚀隐患排查工作。4月底,他们完成所有高风险腐蚀部位的普查,形成风险清单并落实管控措施。6月底,各生产装置风险管线的全面检测排查收关。

天津石化通过本次排查,不仅让腐蚀高风险部位“浮出水面”,还以“风险清单+管控措施”的形式,确保大修前装置的稳定运行。更重要的是,他们将专项排查和大修压力管道全面检测相结合,最终形成常态化、长期的防腐检测机制,并结合设备完整性建设、在线监控设施、防腐平台建设、工艺防腐及原料控制,形成全员、全系统的防腐管理制度。

精调“龙头”装置常减压“一脱三注”是防腐战役最漂亮的一仗。“一脱三注”即脱盐、注水、注缓蚀剂、注中和剂,其效果直接决定着装置的腐蚀速率。工艺调整攻关中,他们对脱盐后的指标“日查日调月考核”,并结合数据进行横向比较,绘制趋势变化图,为调整原油掺炼比例和开展后续防腐措施提供参考。同时严格控制日常操作中“三注”注量,从而减轻一次加工装置的腐蚀,降低二次加工装置油品中腐蚀介质的含量。

3号污水汽提装置酸性气空冷出口管线腐蚀的问题困扰已久。天津石化联合浙江理工大学协同攻关,最终形成“空冷增加注水+管线材质升级”的“两步走”方案。“人防加技防,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有了‘定海神针’。”沈万能说。

做足优化 增产高附加值产品

“天津石化两增一减的总策略始终没有变,我们的用功方向是随市场变化情况进行局部调整。”炼油部生产科马德良最近心情大好。进入冬季,北方市场低凝柴油成了“香饽饽”,而这早在他们的筹划当中,装置已提前进入增产增效程序。

天津石化成品油对原油收率仅为48.81%,产品结构不合理的“先天不足”是制约效益的痼疾。为此,增产汽油和航煤,减少柴油是天津石化一直以来拓展效益空间的目标,而在减少柴油总量的同时,增加附加值较高的低凝点柴油,则成为他们抢抓市场机遇、拓市创效的有利时机。

“全局思维、算大账,是近两年我们在优化创效中形成的好习惯。”马德良有感而发。从当初的局部单打独斗,到如今以市场引领现场联合作战全局一盘棋,天津石化实时跟踪市场价格及需求变化开拓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逢2会”每旬召开一次,根据价格体系变化,适时调整生产方案,生产指挥更及时精准。

今年3月份,原本作为产品外售的甲苯价格与汽油价差缩小,他们果断将其作为汽油调合组分,在增产汽油的同时,扩大了盈利空间。7月份,他们又抓住甲苯价格的回升的时机,提高产量增加外售,仅此一项增效455万元。

11月份,联合六车间主任张飞遇到了一件既开心又烦恼的事儿。开心的是生产部门下达指令,柴油市场紧俏,价格上扬,增效的机会来了。烦恼的是如何保证航煤生产最大化?“我们是军用航煤‘御用’装置,质量、产量都含糊不得。”他们精心筹划,把原为了压减柴油产量而用于生产内部互供乙烯料的组分切回柴油,同时精心调整工艺,最终航煤收率较此前提高了5个百分点,每天航煤增产200余吨。

前十一个月,天津石化航煤生产192万吨,超出去年全年产量,创历史新高。目前他们朝着200万吨的目标开足马力。

练内功 降低运行成本

设备进入疲劳期,保证装置平稳运行首当其冲,而能耗加大,工艺控制难度加大,互供物料稳定性差等等,一系列互相制约的问题都影响着各种优化降本措施的实施。

“我们不能左右市场,但要掌控现场,省下的就是赚到的。”炼油部生产科负责优化工作的徐焕然说。他经常会不自觉地在大脑中做出各种假想,平衡着各种制约关系。

随着优化的不断深入,合作的壁垒被打破,全局一盘棋的优化博弈中,这种平衡关系愈显尤为重要。天津石化领导强调,平稳运行是1,各种优化是在后面添0,1不存在,0再多也没有意义。于是,自从进入装置运行末期,这条平衡木上的“瘦身”就更加精彩了。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西瓜要抱,芝麻也要捡。”在这样的理念下,庞大的优化合作网络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点,“人人确定创效目标、人人制定创效措施、人人取得创效成果”。随着时间的推进,年初的105项四级优化项目发展至150余项,截至目前累计降本2.85亿元。

水电气风优化涉及面儿广,大有文章可做。氮气专项攻关中他们将同介质单罐环保系统改造成并联组合。这样的压力互补,既缓解了需求矛盾,又避免了排空浪费。市政中水替代二级除盐水,虽然增加了新流程和过滤方式,辅之以车间的优化操作,但每吨5元的差价,全年就是353万元的效益呢。

潜藏在职工当中的聪明才智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联合一车间内操陈明提出,在保持装置满负荷前提下,通过采取窄幅控制手段,提高汽油辛烷值,从而节约了成品汽油中高价值组分油的调入量。建议经采纳实施后,催化裂化汽油辛烷值达到89.7,比去年同期提高0.9,累计降本630余万元。

(张辉 胡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