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西北采三:让低成本储产量“上位”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9-12-3 09:03 点击:199

今年,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建立效益筛选“池塘模型”,对增储上产的措施按效益标准排队筛选,让低成本储产量“上位”,大幅提高开发效益。前10个月,该厂油气生产现金操作成本总额实现零增长,措施经济有效率提升7个百分点,单位措施成本下降18元/吨。

压低效措施

今年,该厂新井部署量大幅萎缩,稳产转入依靠老井阶段,措施工作量激增。他们建立措施评价机制,地质、工程、财务人员紧密结合,按照老井是否开、注气是否注、措施是否上、维护是否扶的标准,筛选每一项上产措施。

技术人员原计划在TH10432井邻近断裂部署一口井提高井区整体储量动用率,但经济效益评价该方案属于边际效益,于是调整为酸压启动井周储量,使该井从供液不足低产井变为持续自喷高产井,比原计划节约投资80%。

前10个月,该厂暂缓低效益注气措施8轮次、高成本措施27井次,压降费用3125万元。

低成本增储

经济可采储量是油田持续稳产的基础。该厂通过效益筛选,大幅压减大型压裂等高成本挖潜手段,增加注水、注气等低成本挖潜措施,既控制了成本,又使经济可采储量替代率达到100%。

今年,该厂将新增经济可采储量指标通过效益筛选细化分解到区块,分解到注水、注气、措施等方面,初步形成区块低成本增加经济可采储量目标管理体系。

前10个月,该厂针对井控未动用储量,通过注水扩规模增加经济可采储量33万吨;针对井控低动用储量,通过注气提效益增加经济可采储量42万吨;针对已损失储量,通过措施找突破增加经济可采储量30万吨,实现经济可采储量替代率100%,其中老井贡献经济可采储量占比逾九成。

全链条优化

“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方案,究竟哪个方案最有效,必须系统分析筛选。”该厂财务科主管周晴阳说,“注采输流程相连,地下油气藏物质相通,经营中多专业协同,树立系统性降本理念,才能实现全价值链管控。”

在注水业务链中,该厂按照效益导向原则优选注水方式,先管网注水,后机组泵注水,再电驱泵车注水,再柴驱泵车注水。前10个月,该厂机组泵注水占比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柴驱泵车注水同比降低7个百分点;同时按照“量增价减”原则,下调机组泵注水价格11.25%。

在注气业务链中,该厂开展地质优化、准备优化、生产优化、异常优化等7个方面的全链条优化,使注气联动成本占比降低3个百分点,价值链管控成果突显。(马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