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化工围江”致长江生态环境风险加剧 沿江各地严控重化工

来源: 时间:2019-1-4 11:15 点击:175

简介:目前,长江沿线共布局化工园区62个,正在建设或规划的化工园区有20多个,生产和运输的危化品种类多达250余种。

“姚博士,我们进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了吗?是一级还是二级?上面有没有显示风险源?”坐在前排的史庆敏大声地问。

史庆敏是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下称“专项行动”)第一督查组副组长、原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区域处处长。

2017年9月,第一财经记者随专项行动督查组的车辆到湖北、贵州检查时,每驶近一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史庆敏都会这样问。

在行驶的车上,“姚博士”也总是拿着她的Pad不停地看。这位来自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的博士后姚延娟告诉记者,上面安装的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现场巡查卫星遥感支持系统”,可为现场执法人员提供定位、测距、可疑风险源提示、路线指引、收录和导出现场检查信息等支持。

2016年5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原环境保护部启动了这次专项行动,目标是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到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长江经济带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排查整治任务,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水平。

这背后,是日益严峻的长江生态环境状况。这种情况一直延缓至今。

据生态环境部介绍,2018年12月17日,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上,曾组织观看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警示片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触目惊心、令人警醒,表明目前长江经济带的污染排放、生态破坏、环境风险等问题仍然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017年9月,原环境保护部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第一督查组在湖北荆州督查。摄影/章轲

水环境问题最突出

长江横贯中华大地,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沿江附近的经济圈,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的广大区域被称为长江经济带。

这里养育着全国40%的人口,支撑着全国40%的经济总量,是我国除沿海开放地区以外,经济密度最大的经济地带,也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

但同时,长江经济带也是我国水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流域之一。多年的监测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面积虽只占全国的21%,但废水排放总量占全国的40%以上,单位面积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1.5至2.0倍。

这其中,工业特别是化工工业的污染物排放占了很大比例,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危害性巨大。从2018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的通报中就能清楚地看到问题的严重程度。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干河子流域现有磷酸氢钙生产企业4家,至2014年底共堆存磷石膏约260万吨,全部露天堆放于干河子两岸。部分磷石膏堆场“三防”措施不到位,对长江二级支流干河子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督察组通报,根据监测数据,2018年1至9月,干河子沿岸磷石膏堆场周边地下水和地表水总磷普遍超标,氟化物也不同程度存在超标情况,其中,2018年3月地下水总磷浓度最高超标11.1倍,2018年9月地下水氟化物浓度最高超标1.45倍。干河子两河口出境断面综合水质类别2016年为Ⅲ类,2017年下降为Ⅳ类,2018年1至9月下降为劣Ⅴ类,水质持续恶化。

2017年9月,原环境保护部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第一督查组在湖北荆州督查。图为码头上的危险化学品引起督查人员注意。摄影/章轲

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安徽省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长期偷排盐水和电石渣水,污染长江及附近饮用水。督察发现,安徽省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化工码头未建设码头冲洗水及初期雨水收集装置,码头上散落部分电石渣粉,经雨水冲刷直接排入长江,水质呈强碱性。

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通报也显示,湖北省荆门市推卸磷化工污染问题整改责任,顶风违规审批新的项目;磷石膏渣场污染防治措施长期不到位,严重污染周边地下水、地表水,对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水质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在江苏,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也通报,苏州张家港市沙钢集团长期累积的百万吨钢渣等工业固废随意堆放在长江岸边,污染周边土壤和水体,威胁长江水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