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14:00-17:00开展了11月常规直购增量交易(第四周)。
02
交易过程
在需求申报阶段,购电方共有43家企业申报需求电量82908兆瓦时,其中批发用户8家(合计5179兆瓦时,电量占总参与交易量的6.25%),35家售电公司(77729兆瓦时,电量占总参与交易量的93.75%);售电方共有129家企业申报指标电量12705001兆瓦时;需求公示阶段购、售方指标电量按供需比的要求,按比例设定在99487兆瓦时。
集中竞价阶段,最高成交价275.0元/兆瓦时,最低价260.0元/兆瓦时,均价267.2元/兆瓦时,购方全部成交15家,售方全部成交29家。购方未成交电量51910兆瓦时,售方未成交电量68489兆瓦时。
双挂双摘阶段,开盘价格264.3元/兆瓦时,略作调整后,价格呈小幅上升走势,至16:09分价格上升至双挂双挂双摘的最高点267.7元/兆瓦时,至16:19分价格在267.0~267.7元/兆瓦时之间窄幅波动,此阶段以购方主动摘牌为主,16:21分售方主动摘牌,价格降至265.1元/兆瓦时,后价格持续下降,最低价格262.0元/兆瓦时,16:49分购方主动摘牌小幅升至264元/兆瓦时,最后五分钟,价值基本处于264.9元/兆瓦时,最终以264.9元/兆瓦时收盘。购方在整个双挂双摘期间主动摘牌8587兆瓦时电量,售方主动摘牌18655兆瓦时电量。
03
交易分析
参与企业对比分析
本周购方共计43家单位参与交易,参与购电侧企业中,以售电公司占比最高,达81.4%;售方共计129家单位参与交易,申报指标电量12705001兆瓦时;
成交价区占比分析
高价区的成交量与总成交量相比占比较少且集中在集中竞价阶段,相对集中竞价阶段的成交价格双挂双摘阶段的价格相对较低。
双挂双摘交易分析
双挂双摘开始后,从挂单情况来看,购方有29512兆瓦时的电量的挂牌价格为政策最低限价222.6元/兆瓦时;而售方有5771兆瓦时的电量的挂牌价格为政策最高限价的333.8元/兆瓦时,此时真实参与购售交易意愿的供需比为1:1.76,此时的成交价为本周交易的低价成交区;总体参与交易的有成交意愿的供需始终保持的1.5:1以上的水平,也体现在本周交易的价格始终不温不火。
04
综合评述及展望
今天是2019年平水期的最后一个常规增量交易日,与历史同水期的价格走势不同,本周价格并没有因为即将进入枯水期和本月最后一周交易的原因象往常月份一样交易价格走高。分析其原因是本周用电侧需求的总体不高所致,虽然用电侧的主体数量参与增幅成倍增加,但申报需求仅为82902兆瓦时,实际成交为58442兆瓦时。这与以往周交易动辄过亿甚至几亿的需求相比形成巨大的反差。这也说明随着市场化交易的不断推进,用电侧和售电侧的交易策略都在进行着调整和变化,如何研判好售电侧的交易策略,同时结合自身的用电需求,成为能否降低月度交易成本的关键所在。
原标题:2019年11月常规直购增量交易(第四周)综述及分析
综合资讯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