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西北销售高质量服务产销调查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9-11-14 18:08 点击:205

  成品油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从上游生产到下游市场,最终完成消费,需要经历产业链上复杂、漫长的中间环节。只有中间环节的高效率运行,才能更好地促进上游生产效率,保障下游市场供应。

  西北销售就是这样一家从事产销中间环节管理的专业公司。这个公司资源配置业务范围占全国陆地面积的80%以上,横跨我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及华南部分地区,负责区域内13家炼化企业、21家省区销售公司和9家专项用户的资源配置、运输组织、物流调度、资金结算、质计量监督等工作,肩负着确保炼化企业后路畅通、市场稳定供应并降低整体物流成本的重任,堪称“石油金桥”。

  要想在如此大的范围内组织好成品油配置,难度可想而知。尤其是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宽幅震荡,国内经济结构持续深入调整,成品油消费增速放缓,产需剪刀差逐步扩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多元化,产销矛盾和保障压力始终贯穿西部地区成品油业务运行之中。这一切对西北销售产销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西北销售围绕中国石油整体产业链价值最大化,践行“服务创造价值”核心理念,坚持以服务促进生产更加贴近市场、以服务保障市场供应、以服务提升产销价值,充分发挥产销中间环节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了产业链高效运行。

  服务生产保畅通

  解决好油到哪里去的问题

  作为中间环节,西北销售要为西部13家炼化企业解决好油到哪里去的问题。西北销售以炼化企业需求为工作方向,以保障生产后路畅通和促进效率提升为使命,推行“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销联动”运行机制,促进了上游生产顺畅高效。

  优化资源布局,实现最佳匹配。受限于西部地区资源布局、原油特性、出厂方式、消费规律的影响,产销矛盾长期并存。西北销售强化市场分析研判,积极引导炼化企业合理安排加工规模和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提高产品变现能力,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西北销售协调炼化企业根据消费规律、运输条件开展弹性加工,尽量平衡产销波动;开展低凝点柴油夏储冬用,提升加工效益。云南石化加工量快速突破千万吨,实现“滇油滇销”就近供应;克拉玛依石化低凝点柴油夏储冬用,实现年创效超1000万元。

  优化品种结构,实现就近供应。按照“产需匹配、结构合理、就近供应”原则,西北销售结合炼化企业原油特性、装置特点、出厂条件、市场特点等,在上游产品结构、分布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炼化企业的支持。近年来,实现管道沿线、市场前沿炼化企业高负荷生产,发挥了出厂便利、靠近市场的优势;形成低凝点柴油疆内主产夏储冬用的运行模式,优化高标号汽油生产布局,形成兰州、长庆等4个高标号汽油主力产区,避免了集中生产带来的一拥而上、一哄而散的局面。西北销售充分发挥专项营销职能,大力挖掘航煤市场份额,出台了客户经理制等多项服务保障措施,协调建设炼化企业到机场航煤管输专线,增强合作黏性,推动西部炼化企业航煤生产大幅增加。

  服务市场保供应

  解决好油从哪里来的问题

  成品油的生产最终要完成上市销售。西北销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省区销售公司解决好油从哪里来的问题,全力推动省区公司扩销增效,把中国石油资源优势变现为市场优势。

  完善保障机制,实现稳定供应。西部地区成品油市场分布面积广、大小有别、需求能力各有强弱、运输条件各不一样,加之季节性淡旺季特征明显,保障难度持续加大。针对错综复杂的市场保障形势,西北销售加强市场研判,强化产销协调,细化调运组织,优化资源摆布,有效保障了市场供应。

  优化配送机制,实现高效供应。针对物流配送多个主体参与的情况,西北销售不等不靠、先行先试,积极推行主动补货模式,减少了物流环节参与主体,变各自组织为统一组织、统一优化,强化了物流承担主体责任,实现了物流全程组织、运输适度超前、库存统一调配,资源配送节奏、物流运输节奏与市场消费节奏更加贴近。

  强化应急机制,实现应急保障。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情况,西北销售强化应急保障,靠前指挥,全力保障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油品供应,践行了“山塌路断油不断,保供责任大于天”的庄严承诺。

  优化物流提效率

  解决好高效到达市场的问题

  成品油物流是实现从资源地到消费地连接,促成成品油从产品向商品转变,实现“惊险一跳”的重要手段。中间环节物流组织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着上游生产和下游供应。尤其是在成品油行业低利润、多主体且价格战成为竞争常态的背景下,物流环节的降本增效和提质增效,为提升整体竞争力注入了更多活力。

  西北销售立足产业链整体,围绕油品从炼厂到市场怎么去的问题,按照“少环节、短流程、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组织原则,从上下游全过程、全区域入手,统筹安排公路、铁路、管道、水运四种运输方式,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

  优化公路配送。西北销售以产业链整体成本最低为目标,科学预测加油站配送需求,研判消费规律,借助优化软件,实现公路合理半径范围内的最大发运。这个公司为配送区域内近万座加油站按照“最优、次优、应急”三个层级编制了配送路径,并动态更新。尤其是在主动补货省区实现一二次物流整体优化,减少物流参与主体,提高物流优化效率,加油站需求预测更加准确,最优路径执行率更高,公路运费得到有效降低。

  优化铁路配送。西北销售探索完善自备车管理运行考核体系,借助DPO物流优化软件,实现对6000余辆自备车的优化管理,自备车周转率逐步提高。借助铁路部门信息系统,西北销售实现对车辆动态跟踪管理,车辆滞留延时现象发生率有效降低,延时费有效减少。西北销售还结合成品油产销地区运输条件,合理安排运输方式,实现新疆铁路不出疆、兰州铁路不入川,形成管道走最远、铁路发中间、公路发近端的发运模式。

  优化管道运输。西北销售充分发挥管输优势,按照“增品种、调结构、提规模”总体思路,统筹优化管道运行。西北销售全力提高管道沿线炼厂生产成品油进线输送比例,四川石化、长庆石化、兰州石化等稳定在高负荷状态;积极拓展管道分输库辐射配送范围,畅通毛细血管,促进动脉高速运行;调整长庆石化资源回流甘青藏市场,挤出甘青资源保管输增量,兰成渝管道连续实现年700万吨输量。西北销售还积极协调新建管道投运,云南管网“三干一支”今年上半年实现全网投运,管输超进度39万吨,有效节约了运费。

  通过持续开展物流优化,西北销售可比口径吨油运费连续9年硬下降。

  “服务创造价值”是西北销售追求的目标,更是对产销企业的庄严承诺。身处错综复杂的成品油市场,西北销售升级服务、优化服务,为产业链平稳运行、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

中国石油西部成品油产业链从炼厂到市场的各环节,积极发挥一体化作用,确保整体价值最大化。10月下旬,记者深入西部成品油产运销链条,近距离感受这条黄金链在市场中的巨大魅力。图为西北销售武汉分公司江运码头。西北销售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