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务川自治县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工作主线,抢抓上海对口帮扶机遇,在全省率先成功实施自然能提水项目,有效解决了4个贫困村609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为全省的高原喀斯特贫困地区解决高山群众饮水难题、扫清产业发展缺水障碍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务川自治县域水资源总量丰沛,但由于当地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水资源分布不均,“天上水”蓄不了、“地表水”留不住、“地下水”用不上,全县多发结构性、季节性饮水困难,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截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实施人饮项目529个,解决了370571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但是高山地区的工程性缺水难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近年来,务川自治县主动发挥上海对口帮扶的优势,通过上海援黔干部邀请上海水利专家、科技企业多次到务调研,寻求解决工程性缺水的思路和方法。2018年1月,务川自治县小坪村自然能提水项目正式开工(项目以微小水力能作为动力,可将水抽到数百米高处,不耗油电,绿色环保),同年4月该试点工程达到了预期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坪山、联丰7个村寨1033人和牲畜的安全用水问题,为当地村民进一步高效节约利用耕地发展烤烟、水果、蔬菜等产业奠定了基础。随后,务川自治县在总结小坪村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上坝村、天山村两个市级深度贫困村的自然能提水工程。
自然能提水系统利用新技术、低成本解决了工程性缺水问题,帮助当地解决世世代代存在的缺水难题,有效保障了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实现了“水往高处流”,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实惠。据了解,接下来务川自治县将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县范围内分批推进自然能提水项目。(记者 肖时雨)
综合资讯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