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消防救援队13项消防专利

来源: 时间:2024-8-1 15:58 点击:118

01

上海消防研发的“消防梯防坠落保护装置”获专利


近日,上海市崇明区消防救援支队长兴特勤站李勇、郎强强和施方良三名指战员研发的“消防梯防坠落保护装置”不仅获取了专利,还获评国家消防救援局科技创新技术革新奖。


该特勤站站长施方良介绍,“消防梯防坠落保护装置”由套筒缓冲器、势能缓冲包、止坠器、钢缆绳和制动收卷盒等五个部件组成,若救援中意外发生,止坠器可瞬间锁死钢缆绳,位于消防梯顶部的套筒缓冲器与止坠器同时制动,双重承重约1200公斤,可以有效避免指战员及被困人员发生高空坠落风险。另外,势能缓冲包还可起到保护作用,能极大程度缓解重力势能对消防指战员腰部的冲击,给人身安全上了份“双保险”。


“现在这种新的保护装置,我们只要把这15米梯架起来保护装置就已经做好了,然后把保护装置与我们腰带或者全身背带连接,我们就可以快速地利用拉梯上去救人,它提高了我们救援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消防员窦武超介绍说。


该保护装置看起来复杂,在现场使用和日常管理中却十分方便。它被直接固定在消防梯上,无需拆卸,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质,具有实用性强、安全、便捷、高效等特点。施方良表示,“这把梯子在应用的过程中已经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我们长兴辖区几起居民火灾中,特别是高层火灾,已经成功营救过多名被困人员”。


据悉,目前“消防梯防坠落保护装置”已经在崇明其他各消防站队进行推广,且收到了很好的反馈效果。下一步,上海消防救援总队将进一步扩大该保护装置的使用范围和应用场景,提升灭火救援效率和安全指数。【来源:中国新闻网】


02

宁夏一消防创新发明获得国家专利


近日,银川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自主研发的楼层外立面火灾扑救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该装置在高层建筑和大型商业综合体火灾的外立面扑救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极大地提高了消防作战的安全性和效率。


“对于我们消防员来说,装备就是第二生命。”银川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装置的成功研发,不仅是对我们技术创新能力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能在实战中有效保护指战员的安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高层建筑外立面火灾也随之增多。这种类型的火灾蔓延速度快、过火面积大,燃烧时产生的有毒烟气和大量垮塌物使得扑救工作难度极大,甚至部分建筑高度超过了消防举高车的最大工作高度。特勤大队二站针对这一现状,研发了专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扇形装置。


“这种装置非常便携,使用起来也很简单。”银川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负责人介绍道,该装置的一端是扁平扇形构造,看上去如同加宽的花洒,可以放置在窗台或楼顶向下方喷水,另一端连接消防水带,利用室内消火栓或消防车供水。喷射的水流密集,覆盖面积大,可以解决楼层外立面火灾扑救困难、装备难以到达扑救面等问题。


据了解,该装备经反复实战检验和改进,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在实战检验中,已展现出强大的灭火效果,减少指战员的风险和工作强度。


 “消防设备的发明创新,要做到从实战中来,到实战中去。”银川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立足消防救援工作实际,以最大限度减少指战员伤亡为目标,持续推动装备器材和训练设施的革新。【来源:宁夏日报】



03

怒江消防两年共获六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根据怒江州消防救援支队党委创建“全国峡谷一流消救援队伍”的奋斗目标和现实平台,兰坪县消防救援大队结合实际,以人人上讲堂“一课钟”活动为契机,集思广益、凝聚力量,激发全队伍改革创新、创先争优、干事创业激情,通过实践和摸索,两年来共同设计出“消防便民分水装置、扇形水域救援打捞装置、森林灭火快速支撑水囊、防风测距式消防救援警戒带、楼房火灾外挂式快装逃生装置、可爬楼梯的水带快速铺设运输助力小车”6种器材革新装备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在两年时间内,大队就获得了6项新型实用性国家专利。大队一致认为“遇到难题,就该想着怎么去优化、去解决。申请专利是为了鼓励大家开动脑筋,营造出一种积极创新的氛围,并将这种理念保持下去。这些专利全部源于救援一线,不是为了发明而发明,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提高救援的能力和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大队将继续开展科技创新和改良发明,在实战中进一步检验各类装备器材的使用性能,并提出更多更好的改进方法,不断完善研发成果,为灭火救援准备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来源:云南消防】


04


红河蒙自消防一项发明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传来喜讯,红河州蒙自市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王超申报的“一种应急避缝型阻烟阻燃防火门”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实现了发明专利新突破。该专利的获得,标志着蒙自市消防救援大队在消防救援装备革新、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水平得到全新展现与认可。


据悉,该发明创造在火灾发生时可以自动带动防火门主体与防火门门框之间进行转动,使其带动防火门主体进行关闭,无需通过人为操作关门。同时,该实用新型结合双向电动伸缩杆和灭火机构的设置,可以实现对火点进行自动喷水灭火,防止防火门门框和防火门主体被快速烧毁,使得安装模块和水管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


目前,大队还自主发明创造了“一种钢筋钳”“导向绳快速释放收绳方法”,该发明创造正在专利申请阶段。


下一步,大队将持续立足灭火救援工作实际,聚焦防火、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以最大限度减少指战员、老百姓伤亡为切入点,结合装备器材作战效能实战测试,深化装备革新成果运用,全面调动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人才,利用人才,激发全体指战员研究改进装备的热情,为消防救援事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来源:云南消防】


05

济宁消防自主研发“灭火工具”荣获国家专利


近日,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自主研发的灭火工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实战中,森林、草原火灾经常用到背负往复式灭火水枪和高压细水雾脉冲水枪,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结合实际,详细钻研此类装备的构造和实战中的利弊,按照构图摸索、设计开模、焊接组装,设计出的单兵移动电动背负式灭火水枪最大射程9m,最大流量4L/m,1块40vf电池高转续航20min,低转续航35min。


风大气候干燥,树叶杂草火灾较为常见,在田间林场一旦发生火灾,面积大、跨度长,有的着火地点消防车甚至无法到达,消防员经常用到1、2号工具扑救此类火灾,这给消防员的体力带来了巨大考验,灭火效果并不理想。为解决这一实际困难,济宁支队立足于灾害类型实际和实战需求,结合“装备器材作战效能实战测试”自主研发出“单兵移动电动背负式灭火水枪”。随着新工具的投用,将大大提高了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效率。


下一步,济宁市消防救援支队将始终以实战实效为导向,聚焦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营造浓厚的主动创新、善于创新、大胆创新的氛围,大力开展装备性能测试、发明革新活动,为全市消防救援队伍“谋打赢”奠定坚实基础。【来源:中国山东网】



06

福建消防员自行研发灭火无人机 已获三个实用新型专利


在福建省周宁县,当地应急管理局与消防救援大队在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的同时,不断尝试向科技要战斗力,通过研发、改造系列消防器具,以提高应急救援行动效能,目前已取得“一种灭火无人机”、“一种挂载式灭火无人机”、“一种无人机挂载装置”三个实用新型专利。


周宁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林为章和周宁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姚朝辉是这三项专利的主要研发者。平日里,他们就在周宁县应急救援中心一间五平米左右的工作室内,研发制作消防无人设备。


调查、学习、研究、画图纸、零件加工、部件组装……在反复的推敲、研制和测试中,一台台消防无人设备被制造出来。无人设备在民房消防灭火和山地救援等不同领域都得到了实战应用,累计完成了20多起森林火灾、10多起民房火灾的扑救,完成了60多人人员搜救任务。【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