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是生命之源,解决贫困人口的饮水问题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紧紧抓住国家关于加大农村水利建设的有利机遇和相关政策,整合项目资金,不断加大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力度,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江那村位于东兴市东兴镇西北面,现有居民548户2060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99人。由于饮水方式和设备落后,村民们常年只能等待雨水或者向山上引用山泉水到家中进行使用,一到旱期,雨水不足,山泉水水量得不到保障,村民的饮水问题便成了村里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而村里的贫困户由于生活、经济条件有限,解决饮水问题更是难上加难。
“以前饮水是靠去江边挑水,困难就困难在这,三点钟就要起床,不然天亮后水就浑浊了。”东兴市东兴镇江那村贫困户何青源说。
为解决江那村居民饮水不便和贫困户饮水困难的问题,2019年9月东兴市共出资95万元为江那村建设一个包括水坝、水井、蓄水池、水管在内的饮水安全提升工程。记者来到江那村时,全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的各项建设工作正有序进行,据了解整个工程预计在今年10月底完成并投入使用。
据江那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施工负责人许庄介绍,该工程在9月8号开工,主要打造一个5米深、5米宽的水井,把水抽到蓄水池中,再把这些水放到每家每户。
“江那村的村民往年都是饮用山上的山泉水,但是一到冬天山泉水就没有了,造成群众至少半年时间的饮水困难。新建的这个水井,主要作用就是把水井供到每家每户,一旦投入使用,就可以有效解决往年群众饮水困难的问题。” 东兴市东兴镇江那村村委主任项载兴说。
据悉,为着力改善贫困地区饮水条件,解决贫困户饮水问题,提高群众满意度,2019年以来,东兴市积极完善贫困地区供水设施建设,通过城乡自来水厂管网延伸,接引山泉水;打机电井抽水,装水箱,配套入户管道等方式巩固提升贫困户用水需求。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市共实施农村饮水巩固工程6个,总投资约420万元,工程的建设惠泽了全市多个乡村,直接受益人口约10600人,其中直接受益贫困人口约780人。饮水工程的实施,使得该市的乡村居民,特别是贫困户,经历了从“喝水难”到“喝上水”,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变化,小小的水龙头不仅给群众带来了安全、放心的饮用水,也带来了美好和幸福的生活。
综合资讯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