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沧州炼化创新加实效让全能型人才“赛”出来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9-10-31 09:01 点击:70

“今年的技术比武增加了很多创新元素,相比以往,也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在沧州炼化已坚持了12年,提到今年的技术比武活动,参加过数次竞赛的老选手高向阳感受颇深。

参赛对象的拓宽、题库质量的提升、智能化考试平台的投用、“先训后赛”创新模式的实施——历数沧州炼化今年技术比武的变化,可谓创新性和实效性贯穿始终,选手要想顺利“通关”,没几把刷子是不行的。

参赛选手跨序列挖掘复合人才

此次比武,符合参赛条件的炼油一部操作员林波跨序列参加了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并顺利通过初赛,与其他人员一起进入通用知识、专业知识、HSSE实操和论文评审答辩等5个决赛环节。

技能操作人员跨序列参加技术比武活动,是沧州炼化培训工作的一个创新。为发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促进人才横向流动,沧州炼化今年的技术比武拓宽了参赛人员范围,除了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参赛外,技能操作岗位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技能操作岗位获得技师及以上资格的人员,根据自身岗位和专业情况,可申请跨序列参赛。

此次比武,共有23名符合条件的操作人员申请参赛,经过初赛,有3名成绩优异的操作人员进入决赛阶段,成为专业技术赛场上的“黑马”。

当然,增加跨序列选手并不意味着对参赛技术人员把关的松懈,相反,为达到全员培训的目的,沧州炼化要求在职全体技术人员必须参赛。有极个别因长期出差等情况导致无法参赛的人员,须得部门领导出具证明,培训负责人审核通过方可不参加比武。

题库建设抓质量重在培训效果

“要想做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必须突出竞赛的实效性,尤其要啃下题库建设这块硬骨头。”沧州炼化人力资源处副处长朱翠介绍说,今年,沧州炼化在优化专业设置的同时,下大力气开展了专业技术题库建设工作。

他们指定各专业专家对24个细分专业的上万道题全部进行更新,并组织专家组开展了3轮题库质量审核,保证题目实用、有高度、有深度,与先进技术和管理要求接轨。

在此基础上,优化了专业设置。经过对在岗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年龄、特长等人力资源分析,沧州炼化采取了大专业比武思路,即设定生产工艺、设备管理、HSSE管理等7大专业系列,以及包括规章制度、装置概况在内的通用知识系列。

这就意味着,选手要想取得好名次,除必须掌握大专业包括的小专业所有知识,如党务政工必须掌握组织、监察、公文、宣传、团委、工会等7个小专业外,还必须掌握通用知识,还要在HSSE实操环节全部过关。可以预见,能在此次比赛中夺冠的绝对是“全能型”人才。

竞赛形式做创新提升整体素质

10月25日下午, 财务审计专业参赛选手刘忠强完成了决赛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考试,满怀自信地走出智能化考试机房。

包括初赛机考,他在此次比武中共参加了3次上机考试。快捷方便的答题形式、试题难易的科学筛选、自动配卷的出题方式,让他在第一时间内看到自己真实分数的同时,也为考试的公平公正深感欣慰。

相比以往技术比武单纯采取笔试的形式,沧州炼化今年的计算机考试为技术比武增加了高科技元素。

经过培训管理人员自主技术攻关,今年,沧州炼化将涉及通用知识和七大专业知识的1.6万道题全部导入中国石化智能化考试平台理论题库系统。随后,经各考评组专家逐一审题标注难易后,完成八大类电子题库所有建设工作,达到机考条件。

9月份,300余名参考者全部以机考的模式参加了初赛。10月底进行的决赛通用知识和专业知识考试,仍是采取了机考为主附加笔试的答题模式。

为切实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沧州炼化此次比武还创新采取“先训后赛”的模式——在决赛前期,精心组织培训课件,选派专家为选手进行灭火器、空气呼吸器和心肺复苏实操培训,让比武真正成为一次高质量的职工培训,成为全面选拔既懂管理又精技术“全能型”人才的平台。

(张玉香 朱翠 王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