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专家:“千年一遇”暴雨造成的灾害跟是否建设海绵城市没有关系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1-7-23 08:06 点击:238

过去几年,郑州投入534.8亿元资金建设海绵城市,但如今郑州仍出现严重内涝,为何如此?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要建设得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16年,郑州入选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当时,郑州对其城区的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为50年一遇,其他规划区为20年一遇。

此后,郑州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2018年1月公示的《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0年)》显示,到2020年郑州将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项目,包括在主城区规划191条涝水行泄通道,建设和改造海绵公园,在河流两岸打造生态滨河缓冲带……《规划》预计,到2020年郑州主城区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面积约占建成区总面积的22.5%。

郑州此前已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海绵城市,为何此次水灾中没能发挥作用?浙江工业大学海绵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陈前虎表示,从技术层面分析,海绵城市解决的是中小雨的径流蓄滞问题,以促进城市地表径流的就地下渗和雨水可持续循环。此次河南大雨属于突发特大暴雨,已经超出了海绵城市所能应对的能力。“郑州这次大雨是非常少见的,造成的灾害跟是否建设海绵城市没有关系。”

“海绵城市不解决暴雨(引起的内涝)问题,这是天灾不是人祸。”陈前虎提到,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已推进多年,但此次河南暴雨强度非常罕见,不是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应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