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资讯 > 正文

能源转型四十年 大时代下GE发电的变与不变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9-1-5 15:30 点击:238

100年前,GE成为中国最早的发电设备供应商之一。100年后,走过改革开放40年的GE,依然是中国电力行业前行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在黄浦江畔的杨树浦路2800号,伫立着一个高达105米的烟囱。这个昔日上海滩最高的建筑,也是中国最早的发电厂之一——杨树浦发电厂的标志性建筑。1921年,这座始建于1911年的杨树浦发电厂迎来了两个庞然大物——漂洋过海而来的两台18MW的GE蒸汽发电机组。1923年,杨树浦电厂成为远东第一大火力电厂;1949年,杨树浦电厂的发电量已经占到上海发电量的76%,全国发电量的10%。

一百年过去了,黄浦江水依然惊涛拍岸,但杨树浦电厂这个英国传统城堡式厂房外的世界却早已翻天覆地。在节能减排、低碳能源的大趋势下,杨树浦电厂走到了百年寿命的尽头,那两台GE的发电机组也随着杨树浦电厂的停产,结束了为中国电力行业工作的使命。然而,对于GE公司来说,和中国电力市场之间形影相守的故事,却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篇章。

1979年,随着中美正式建交,GE作为首批外企之一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在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的四十年里,GE发电也见证了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从百废待兴到“万事具备”,从依赖引进技术的学习状态到主动转型求变。

时至今日,中国电力行业已经能够引领全球,更从不断发展的本地化中汲取力量,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这一系列变化背后,GE既是守护者,也是推动者。

见证电力行业蓬勃发展

回顾往昔,1978年,中国全国电力装机总量只有5712万千瓦,并且只有为数不多的20万千瓦火电机组。羸弱的电力行业在一日千里的经济发展面前,渐渐无法跟上脚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大部分地区高昂的电价和频繁的拉闸限电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紧箍咒”。为加快电力行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集资办电、多家办电的政策,推动了电力投资体制改革。通过集资办电、利用外资办电、鼓励地方政府办电等措施,充分调动了全社会办电的积极性。

在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的同时,电力工业按照“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思路,逐步推进政企分开等各项改革,电力企业不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

从2002年底起,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体制、构建政府监督下的公平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为目标的新一轮改革再次拉开序幕,中国电力工业开始实施厂网分开,并重组国有电力资产。

此轮改革新组建了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这一竞争格局,进一步提升和发挥了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使得电力行业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从2002年的356.57GW到2017年的1777.03GW,过去15年里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

与电力改革同步的,是一大批火电、水电和核电项目开始出现在中国能源体系的版图之中。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电力装备制造业较为落后,3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甚至都需要依赖进口。因此,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外企电力设备制造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GE凭借长期积累的行业知识和领先的产品技术,在发电产品及服务领域为中国用户提供清洁、高效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早在1986年,GE就为大亚湾核电站提供了常规岛设备,此后还陆续参与了岭澳一、二期、红沿河、宁德、台山、福清、方家山等核电项目。此外,GE还为国内众多大型火电项目如平圩电厂二期、三期、大别山电厂、龙山电厂、平凉电厂二期、贵溪电厂和神头电厂一期、二期等提供了汽轮发电机组等设备。90年代初,GE陆续在中国引进了燃气机组,包括南方市场的9E机组,不少机组现在仍服役中。千禧年后,更多燃气机组在中国落地:至今仍在为酒仙桥周边提供清洁能源的正是北京正东电厂的两台6B机组;亚洲首台9FB燃机落户大唐高井电厂,为保障首都用电、供热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上海,GE携手漕泾热电实施中国首例9FA先进热通道改造;以及2018年年末,中国第一台H级机组也已启程,助阵华电天津军粮城项目。

大量国际顶尖技术水准的发电设备和一批世界一流的发电项目成为中国电力行业的宝贵财富。正是在与领先外企的合作、交流、学习中,中国发电行业逐渐成为世界发电领域的领先者。GE也在中国电力行业飞速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行业经验、提升了技术研发的水平、改进了生产制造的工艺,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客户。

而在助力中国电力行业实现飞跃式发展的过程中,GE发电尤其重视对中国清洁能源的利用。

深耕清洁能源战场

从上海出发,沿着312国道一路向西,经过4967公里,就抵达了中国西部边陲重镇霍尔果斯。这里是西气东输管道最西端的起点,而它最东端的终点正是上海的东方明珠。

2004年12月31日,西气东输管道正式通气,成为了改变中国能源结构的先锋军。也正是从西气东输开始,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开始朝着清洁、高效的趋势转型,天然气发电在中国电力行业中萌发。

在天然气发电设备中,燃气轮机是毫无疑问的核心设备。这个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工业制造业中技术水平最高、材料最顶尖、制造工艺最为复杂的产品之一。

2001年,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和技术引进工作实施意见》,决定进行技术引进,通过上海汽轮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东方汽轮机厂和外企合作,生产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技术。

作为世界顶尖的三大燃气轮机制造商之一,21世纪初,GE与合作伙伴哈电一起参与了两次中国燃气轮机的“打捆招标”,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燃气发电设备与服务提供商之一。

就在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扎实稳步推进的时候,2013年开始,蔓延整个华北地区的严重雾霾让中国天然气替代煤炭的步伐大大加快。在天然气发电领域,功率更大、效率更高的H级燃气轮机开始受到关注;通过天然气实现冷热电三联供的天然气分布式项目也加快脚步,对特定燃机机型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面对中国这一清洁能源主战场的各种变化,GE拥有全面的产品线以适应各种需求和应用场景,包括E/B级、F级、H级和航改型燃机等多种机型,并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了6F.01机型应用于华能桂林分布式能源项目。目前,GE已经为中国市场提供270余台燃气轮机。对仍在服役的机组,GE还提供如DLN1.0+,DLN 2.6+,AGP (先进热通道升级),9E Max 等现役机组升级方案,帮助机组提升效率,提高灵活性,以符合更严格的环保要求。而6F.01、6F.03以及LM航改型系列燃机,则特别适用于热电联产以及环保特性高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有利于能源的循环利用。

在坚定的“煤改气”政策和清洁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中国的能源转型还将会有更多的需求和机会。GE凭借着深耕中国市场的丰富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希望能够继续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在这一世界清洁能源发展的主战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电力行业已经从“追赶者”变成世界电力发展的“引领者”。在越来越强的本土化需求、走出去战略和数字化、智能化电力的发展趋势中,中国电力行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