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省委副书记叶建春在鹰潭市调研海绵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在东湖初期雨水处理湿地调研时,叶建春指出: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为市民打造可游憩、可观赏的高品质公共休闲空间。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平来陪同调研做项目介绍。
东湖湿地工程海绵化工程措施主要有建设7000m调蓄池、人工湿地(面积5600㎡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面积6600㎡氧化塘;面积8000㎡表面流人工湿地)以及景观提升等。
东湖湿地海绵化建设理念主要是初期雨水通过截留井截留进入调蓄池A(调蓄工艺:降雨时,截流井截留的初期雨水首先进入水平沉砂池去除初期雨水中比重大的砂粒,然后格栅对水中轻质悬浮物进行截留,通过配水井稳定流向调蓄池。降雨过后,调蓄池内的蓄水通过潜污泵抽向潜流湿地),然后通过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每个单元可独立运行,通过潜流湿地的微生物活动、植物根系吸收、基质截留、矿化等物理、化学、生物的协同作用实现生态循环处理,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及氮、磷等污染物,经过该工艺处理水中大部分污染物得到净化。)、氧化塘表流人工湿地处理(塘内的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对水中的N、P进行吸收,并通过光合作用对水体进行生态冲氧,微生物利用植物根系及仿生水草作为生活的载体,对雨水中的COD、NH/3-N、TN进行净化)后进入东湖。最终形成蓄排结合的海绵城市水生态体系。为市民创造一个滨水、亲水的生态景观场地。
通过东湖水环境治理措施的实施,针对面临的突出水问题,以改善水环境为核心为根本出发点,通过海绵化技术改造,使湖岸变绿、湖水变清,形成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良好的城市湖泊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