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对比新《规划》,目前金湖县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还有哪些短板要弥补?”带着这些疑问,近日,金湖县人大环资城建委组织代表对县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建设展开了专题视察。
“一张网”体系初步成型
为了解开发区污水、污泥排放基本信息和处理流程,代表们对第二污水处理厂和雨污管道施工现场进行视察,目前,金湖县开发区建设管网已达75公里,实施雨污分流并领取了《城镇污水排入市政主管网许可证》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99.2%。开发区内生产、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已无盲区,全部实现雨污分流,污水经二污厂处理后,尾水集中输送至利农河达标排放。代表们还专门视察了金湖老百姓质疑较多的铅酸电池生产企业理士电池,厂区内环境整洁、生产有序,厂区东北角的废水处理中心机器轰鸣,在与省、市、县实行联网监控的机房内代表们通过总排口在线分析仪看到,该企业经过环保设备处理最终流入到开发区污水管道的铅含量、氨氮含量远低于规定排放值。
深入调研“一针见血”
实地走访了5个视察点后,根据前期调研和实地察看了解的情况,代表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智慧代表指出:企业雨污管道建设、发证和监管部门分别属于住建局、行政审批局和生态环境局,这种情况极易引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部门协调机制不畅;黄友松代表反映:八四大道南延段污水管道建设未充分考虑地势落差,汛期出现倒灌问题;陈智跃代表提到:污水管网规划还有瑕疵,管网内部沉积淤泥疏通有难度;部分人大代表和市民还对县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意见纷纷,如三里桥河黑臭久治未愈,经常散发难闻的腥臭味。
深思熟虑布局“十四五”
活动结束后,视察组指出,污水管网建设是一件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各责任单位要切实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坚持高起点谋划“十四五”工作、高标准执行、高质量建设、科学规划和布局、真抓实干,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有效降低运行负荷,彻底解决“小马拉大车”问题;推进“分类收集、分质处理”新模式,大力开展污水再生利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出水全面达到清洁排放标准;实施互联互通工程,完善县域污水输送网络,全面提升污水系统安全性;开展污水管网健康排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全面修复排水管网。让“杉清水秀”的金湖蓝天常在、绿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