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5日是第30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鼓励全国各地开展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实效性强的宣传活动,营造全民节水、惜水、亲水的良好氛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表示,全国城市用水总量只占全国用水总量的10%左右,却支撑了全国60%的人口和70%以上的GDP。截至目前,全国130个城市创建成为节水型城市,这些城市用水总量占全国城市用水总量的58.5%,有力带动全国城市节水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城市建设司副司长 韩煜:
城市节水总量大。从2012年到2020年,全国城市节水量累计达到453亿立方米,相当于5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年调水量。同时城市用水效率也有提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逐步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提升城市对雨水的利用、调蓄、吸纳能力。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建成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项目达到4万多个,提升了雨水资源涵养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雨水资源年利用量3.5亿吨。
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解到,节约用水也是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工作。下一步将提升城市节水工作的系统性,推动城市节水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构建城市健康水循环系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将继续推进绿色社区建设,将节约集约理念贯穿始终,充分发挥社区在家庭、单位等整个社会网络中的纽带作用,推动节水理念、节水方法、节水窍门进社区,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进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构建城市健康水循环系统,加强城市吸水、蓄水、净水、释水的能力,增强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弹性和韧性,多渠道保障城市水资源可持续供应。
韩煜还介绍,要加强城市节约用水监督管理。实现由粗放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用水方式的转变。
以城镇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为抓手,建设再生水梯级循环利用系统;进一步降低各地供水管网漏损率;推动建筑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