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青田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圆满完成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任务。三年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3.341亿元,落实县级统管运维经费4840万元。截至2020年底,全县农饮水达标人口覆盖率达到96%,工程供水保证率达到96.3%,农饮水水质达标率达到92.97%,让全县57.18万人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一是创新管理模式,建设“中心供水站”。为破解山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后管理难题,青田县按照“以大带小、分片统管”的原则,建成22座“中心供水站”。通过“中心供水站”对周边分散供水的村庄进行安全服务全覆盖,开展定期的水质检测和规范消毒等工作,极大提升了农村小、散单村水站的管理水平。
二是创新水质检测模式,推行规模以下农村供水工程“卫生许可证”模式。为全力破解农村供水人员培训不到位、水质不达标等难题,青田县因地制宜,创新推行“全参与+三突破”模式,率先颁发日供水千吨以下规模农村供水工程“卫生许可证”,坚持“降门槛、不降标准”的原则,在营业主体认定、卫生许可办理和卫生学评价“三方面难题”实现突破,真正实现饮用水卫生监管触角从城市延伸至农村基层。
三是坚持高标准投入建设美丽水厂(水站)。三年间,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7亿元,完成了199座美丽水厂(水站)的创建工作,任务完成率达111%。按照“工艺要合理、设施要完备、安防要到位、制度要规范、管理要标化和建筑要美观”等原则,邀请设计专家对美丽水厂进行专业建筑设计,融入美学元素,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成为侨乡乡村的一道道美丽风景。
一滴水,可以映照千万农民的生活品质;一滴水,可以折射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在实施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中,青田县坚持城乡同质标准,积极落实县级统管责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在这场“从源头到龙头”保障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的行动中,创新举措,为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