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区水务局认真履行部门职能,积极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多措并举持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一是发挥好督导检查的“戒尺”。加强部门协作,水利、卫健、生态环境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强化监管。每月深入各乡镇(街道)对不少于2个行政村、4个自然村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常态化检查,指导各乡镇(街道)科学编制供水用水方案,实施“一村一策”“一乡一策”,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解决。依托沾益区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采取委托监测、自行监测两种方式,对全区农村供水工程水质进行监测管理,促进供水管理单位加强净化消毒处理,保障供水水质。全力持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二是补齐工程建设的“短板”。针对农村饮水工程水源枯竭、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干旱频发、产权不明、权责不清、收费困难、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不高、管网老化漏损、水质检测薄弱等各种原因引发的问题,提出了“城乡一体推进、集中连片管理、企业市场运行、行业部门监管”的工作思路,争取专项债券资金2.5亿元,实施沾益区城镇供水基础设施项目,在全区统筹建设14件乡镇标准化集中供水水厂和1件城市供水水厂扩容改造工程。15件集镇水厂,总供水规模8.2万m3/d,解决全区11个乡镇(街道)32.8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区总人口70.4%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在此基础上,2021年积极争取1.2亿元专项债券资金支持,继续对农村饮水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查缺补漏,巩固提升,严控增量,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巩固提升全区农村饮水安全。
三是系好民声民意的“纽带”。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农村饮水安全指标评价标准,严格落实《农村饮水工程水费收缴管养办法十条》及《“有事找我”三级责任人限时服务承诺》,压实各级责任,切实做好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镇、街道)。
四是铸牢长效长治的“盾牌”。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积极调研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难点,探索符合沾益实际情况的水费收缴制度,落实乡镇(街道)、村委会(社区)和运行管理单位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加强水源、水质和供用水管理,确保水质合格,供用水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