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雷凤颖 通讯员贾东红)辽河油田大力推进长停井治理,由“点状”治理转变为“整体”恢复,由措施后效果分析转变为措施前经济评价,取得良好效果。截至7月28日,今年已复产长停井571口,开井率创近3年新高,增油6.5万吨。
由“点状”治理转变为“整体”恢复。从油藏整体分析入手,注重单井治理对于井网完善和储量动用的整体功能,统筹制定复产措施。针对欧利坨子油田渗透率低、井距大、断块相对独立等特点,在欧31块利用长停井复产开展小井距注水试验,深化断块结合部油层潜力分析,带出新井井位30口,实施后日产油最高达到275.5吨,累计产油9.34万吨。
由措施后效果分析转变为措施前经济评价。突出效益导向,开展局部潜力评价,通过长停井复产与转换开发方式、产能建设、滚动勘探、重大试验相结合,促进低电阻潜力层、井间及层间剩余油以及难采储量的效益开发,今年以来实施大修、调补层、堵水、压裂等措施183井次,日产油314吨,累计增油2.19万吨。
为确保长停井治理效果,辽河油田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两部、两院”工作格局,指导采油单位建设组织机构。同时建立措施运行优化机制,结合复产措施增油潜力、开发影响、经济效益等因素,定期开展综合评价,为优质措施提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