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月份的全员呼吸器佩戴考试中,沧州炼化质量计量中心佩戴正确率达到了100%,安全技能考试都在90分以上;操作的全过程预先危险性分析实施以来,各岗位操作流程,未发生过一起事故。
今年以来,沧州炼化质量计量中心从做好安全规定动作、随时随地展开应急演练、分区段预先危险性分析三个方面,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并落实到位,取得显著成效。
在做好安全规定动作方面,他们充分注重班前安全分享课堂的程序化、明确化,分享内容多样、形式多变。安全分享课堂采取每天一分享的形式, 周一对上周安全内容进行回顾、周二进行事故案例分析,一直到周五的风险管控与隐患自查学习,全方面进行职工对安全知识的融会贯通。安全活动教育大篇幅切入安全技能培训,培训过程全员轮流操作。
在应急演练方面,他们摒弃以往定时定点的做法,采取随时随地模拟事故场景。演练突出 “急”字,一个化验分析室就是一个演练场地,一个操作过程隐藏几种事故隐患,根据场地和过程,随时随地做出响应。在制氢装置的一起突发事件中,质量计量中心值班人员带领环境检测人员及时赶赴现场,与安环处对接相应分析频次,从接警至到达现场检测,仅用时7分21秒。
在分区段预先危险性分析方面,他们分岗位将连贯的操作流程分成不同区段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在操作前先细化操作过程,识别整个工作过程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做出预防。特别是在操作开始与准备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分析,评价潜在的危险性。
(王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