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强管理、严监督、控躺井,才能把作业质量提上去,井次降下来,应该将优化作业施工设计,整合工艺技术,作为工艺技术进步新的攻关点和突破口。”连日来,江汉采油厂组织地质、工艺、作业、生产等各路骨干,围绕“如何控制作业井次实现地质增效”集思广益、共商良策。
今年以来,为控制作业井次,降低单井作业费用,江汉采油厂通过采取强化作业监督力度,优化施工设计、工艺技术配套,加强修复油管质量等措施,不断提高井下作业质量,确保提质增效。
强化作业监督是提升施工质量的有力保障。该厂明确监督职责和规范监督方式,因“井”制宜对照施工标准和设计要求,严把作业工序关,做好现场记录,强化执行“作业工序认可签字”制度,确保油井作业一次性成功。对高产井作业,该厂实行定人、定井、定时的“三定”管理法,加强监督、明确责任,确保高产井“重振雄风”;针对复杂井,“严”字当头,监督人员通过严把入井油管质量关、严格规范作业施工操作,让复杂井作业施工不再“任性”;对于一般作业井,采取“工序督导法”,监督人员在现场明确每道工序操作步骤、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的基础上,严格监督重点工序,保证作业施工顺利完成。同时,强化作业单井考评力度,通过每月召开作业井考评会,严格考评工序质量问题和违章操作情况,对不服从监督管理、出现作业质量问题的施工队当井不予费用结算,并根据影响产量情况予以经济处罚。
施工设计方案是作业现场遵循的质量标准,把好设计审核关是提高施工一次合格率的基础。该厂本着“每口井的设计都是效益设计”原则,严格把关设计方案,成立审核小组,对每口油井的设计方案,从井史查询、生产数据、井场条件、上修原因、工序优化、经营预算等方面详细论证,优选高效作业方案。同时,与井下工艺部门及时沟通,确保认真执行优化方案。对复杂井、重点井的施工方案必须开展讨论,对完井七天内有异常的油水井,及时与采油管理区及井下作业处结合,减少异常井不出力或少出力的时间。今年以来,该厂技术监督站结合现场实际,优化作业施工方案,有效提升了油井措施效果。
优化工艺技术配套是降低作业井次的有效途径。针对江汉油区油井生产过程中泵漏、杆脱、管漏等现象频发的实际,该厂按照井下及地面治理措施集成相结合的原则,优化油井防偏磨、防腐配套工艺技术,精细出砂油井管理,治理高频次作业井。针对井眼轨迹不规范、杆管偏磨严重的油井,自行研制机械强扭井下杆柱旋转装置,优选适合偏磨井的N80型油管,调整斜井加重杆长度,并重新设计偏磨井抽油杆扶正器位置,确保杆管防偏磨最大效果。针对出砂油井,在开发成本上精打细算,优选常规水力冲砂、低密度泡沫液冲砂、负压冲砂、机械捞砂等技术,确保油井正常生产。针对腐蚀较为严重的油井,使用内衬油管管材防治的同时,在尾管使用玻璃钢管和油管阴极保护器进行防腐。同时,积极开展腐蚀井螺杆泵采油现场试验,有效延长油井免修期,降低腐蚀井维护作业井次。
提高修复油管质量对控制作业工作量同样至关重要。该厂制订《修复管杆质量跟踪管理办法》,把修复管杆质量管理延伸到单井,每周回访作业施工井,掌握修复后的管杆在油井内的“服役”情况,做到管杆失效的作业井必回访、生产周期低于90天的作业井必回访和重点井和高产井必回访。通过大量的质量回访,了解修复管杆质量问题,集思广益寻找解决质量问题的办法,有效提升油管修复质量。
(汪睿 胡涛)